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51章 预售

第151章 预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话的是楚鸿。

“今日上门叨扰,就是想向程公子求买一些那‘本草集注’”。

果然!程颂眉眼一弯,心中偷乐。

……

“本草集注”就是他为书院准备的医学教材之一,以《本草纲目》为主要抄袭对象的一本中药材典籍,全书都是手绘彩图,上下两册。因为颜料太贵,加上画工的工钱,一套的成本就接近三十两。

面圣下朝当日,程颂就去了三家京城最大的书肆,每家留了一套做样品,书上标注的定价是五十两,程颂给书肆的批发价是四十五两。

样品只准翻看,不准售卖,想买的全部登记信息,收不收订金书肆自己决定,但每家书肆最多只能接受一百本预定,发货时间是三个月后。

这两年京城没少售卖诚颂书院的识字书和话本,各个书肆对程颂都是早有耳闻,见他亲自登门,没有一家因为他年纪小就怠慢了。

几个掌柜都没见过全彩色的书籍,虽然价格贵得离谱,但一看书的内容就知道值这个钱,只是不大理解他坚决不准售卖样书的要求。

而且程颂说得很清楚,三个月后来送货时还要核对样书,拿不出来的需要赔偿一千两银子,且今后不能再从诚颂书坊进货。

赔偿比书价还离谱,更别说不让进货了,但只要看好书别被偷了就行,条件虽然古怪,倒也容易遵守。

签订好协议后,各家当天就把预售海报挂了出去,内容还是程颂提供的。海报上画着“本草集注”的彩色封面,很是吸睛。

预售消息放出去的第三天,就有书肆派人来找程颂,说是有客人愿意高价买样书,价钱都开到五百两了。铺子里也不愿得罪客人,尽管知道程颂反复强调过不卖样书,还是遣伙计过来问了问。

“不卖,多少钱现在也不卖。”

程颂给了确定的回复。

“五百两?这京城的富人可真舍得乱花银子!”

这种开高价的还不止一位,听得画砚直咂舌。为了提前三个月拿到书,居然肯出十倍价钱。

“识货的人自然看得出这书的价值,哪忍得了三个月。”

程颂这主意就是为了把看重这书又不差钱的主儿炸出来,只是没想到第一波来的居然就是清风山庄的楚家,绝对算是意外之喜了。

……

“那书京城的书肆都可以预定,楚神医想要多少去登记就可以了,何须跑到我这里啊。”

程颂一脸无辜地客套着。

“神医不敢当,我虽是郎中,但医术与家父相距甚远,程公子唤我楚郎中即可。”

听程颂唤自己神医,楚鸿赶忙谦让。

“不瞒公子,书肆那里我们已经去过了,但只订到了两套,现在三家书肆的预售名额都已经满了,无奈之下才来打扰程公子,很是冒昧。”

“都满了?”

这个情况程颂还真不知道,书肆还没传来消息,他也挺意外。不过他更高兴的是楚鸿竟然是楚存信的亲儿子,这关系他可得抓好了,太实用了。

“都满了,清风山庄在城外,我们得的消息晚了,昨日才派人来预定,没想到只有东市那里还剩最后两个名额。”

有钱买不到东西,这体验对楚鸿而言也算新鲜,更是无奈。

“嗯,楚郎中与家父年纪相当,我就唤您楚大伯可好?”

“自然可以,程公子随意。”

“那好,请问楚大伯想买几套?”

程颂一脸专注,认真谈着买卖。

“至少五十套,能多些更好。”

楚鸿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他本来想多说些,但程颂给书肆的名额也才一百套,他怕报得太多直接被拒。

那样书不但他觉着好,连他爹都亲自进城看了,赞不绝口之后就把买书的任务派给他了。

“五十套?清风山庄医者那么多吗?”

天下第一神医自然不会差银子,家里子孙人手一本也买得起,只是程颂没想到他家开枝散叶的本事这么卓越。

“不止,除了家中儿孙子侄,清风山庄还有不少学徒,加起来近百人。”

楚鸿没有详细吹嘘,虽然被唤作“神医”的只有楚存信,其实整个楚家医术高明的不在少数,否则仅靠他们父子几人根本应对不了日日络绎不绝的求医问药之人。

“哦?请问楚大伯,清风山庄收徒的要求是什么?”

程颂探了探身,明显对收徒的事很感兴趣。

“倒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年岁太小的都从药童或是杂役做起,识字之后就开始背诵医书药典,之后就跟着各自的师父学习问诊。天赋好的几年之后可以坐诊,天赋差些的在药堂也能谋份差事。不过楚家精于医术,就是药堂的杂役做得久了,寻常的病症也都能看得。”

楚鸿尽量说得谦虚。不过稍微了解清风山庄的人都知道,只要认真在山庄学练过几年的,医术都不简单。像是长宁德安堂坐诊的老大夫,虽然年纪比楚鸿大不少,但医术未必有他一半的一半。

“如此,楚大伯稍待。”

程颂转身吩咐画砚,让他取两本书来。

“这本也是书坊新出的医书,请楚大伯帮忙看看这书做得如何。”

程颂接过两本“医学基础”,一本递给楚鸿,另一本给了楚知问。

这书其实就是他参照中医基础的教材和讲义整理的,不过这时候没有西医,自然也没有中医的说法。

“这书,编得甚好啊!”

楚鸿与儿子学医多年,这书中的内容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基础,但此前从未有人将这些基础内容编写得如此全面详实。不夸张地说,稍微有些天赋的人只要把这书学通,辅以那本“本草集注”,再跟着师父实践上两三年,就能直接出徒了。神医不敢说,做个寻常郎中肯定没问题。

“程公子,这书何时售卖?清风山庄至少要两百本。”

楚鸿着急问道。

比起“本草集注”,这本基础书籍更是最好人手一册。清风山庄常年收徒,两百本算不得多。

程颂对楚鸿看书后的反应很满意。这时候的人对于技艺传承看得很重。之所以技术类书籍少,和人们不愿分享有很大关系。

千年后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时候的知识却都被捂得严严的。连识字书都能引起那么多士人反弹,更别说如此系统的把一门学问印在书上随意售卖了。

楚鸿只说想买书,没有流露一丝对于程颂出书的反感,可见清风山庄的医术传承观念并不保守。

“这书印得不多,暂时无法售卖,不过我想与楚大伯谈个合作,若是能成,五十套‘本草集注’和两百本‘医学基础’就当是送给清风山庄的见面礼了。”

程颂抱拳微笑,看向楚鸿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