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之不一样的林黛玉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离京都快十年,想一想与贾母已有十几年没见,再次见到母亲身边的人,这叫贾敏心中怎么不欢喜,才一见面就让人搬来一个小杌子让钱嬷嬷坐。

钱嬷嬷推辞道:“主子面前,哪有奴婢们坐着的份。”

“这儿没外人,你又是母亲跟前的老人了,看着我长大,也算是半个娘家人,无碍。”贾敏笑着说道。

钱嬷嬷听了这话,才没说什么,只坐了半边,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

贾敏问起了娘家众人,道:“母亲这些年可好,身子骨还硬朗吗,哥哥,嫂子们怎么样?”

钱嬷嬷笑着回答道:“老太太老爷太太们一向都好,就是记挂着姑奶奶,听说姑奶奶前儿病了一场,老太太两天没吃好饭,特意打发奴婢过来看看。”

说着又把带来的东西一一展示给贾敏看,道:“这是旧年老太太过寿,外头孝敬的人参,老太太没舍得吃,说带给姑奶奶补补,还有燕窝灵芝各类丸药,都是找宫里王太医配的。这是各类绫罗绸缎,是时下京中最时兴的,还有这玉籽平安锁,是老太太特意给表小姐的。”

大理石镶嵌的红木圆桌上摆放着皮货绸缎,还有几盒拴着红线的人参补品,贾敏看着堆的满满当当的桌子,并不在意,倒是旁边的丫鬟把那平安锁拿了过来,打开给她看,是个赤金累丝盘螭八宝璎珞圈,下面缀着个玉锁,质地细润,水头十足。

贾敏嘴角噙着笑,却并没有给黛玉戴上的意思,说道:“这些年好翡翠是越来越难找了,看这一块倒像是母亲从前压箱底的东西,往年送来的平安锁、记名符也多,她老人家怎么把这个翻出来了?”

“老太太心里记挂着表姑娘呢,”钱嬷嬷笑道:“自从表少爷去了府里,老太太老爷见了爱得跟什么似的,老爷原是准备在自己书房旁打扫出两间屋子,预备表少爷读书的,但是又怕外头相公们打扰到,所以就把从前珠大爷读书的屋子打扫了出来。老太太见了表少爷,也是满心的欢喜,说自己这些儿孙里,日日都在身旁,表少爷小时候也是常来府里玩的,就只表姑娘,生下来竟然一面没见过,还是宝二爷提出来,说让我们过来瞧瞧姑娘,也当是老太太亲眼见过一般。”

“宝玉么,”贾敏随口夸赞了一句,道:“倒是个贴心的孩子,有他在跟前凑趣,想必母亲日日过得高兴。”

谁知只是这一句,便引得钱婆子的千言万语来,笑呵呵地说道:“要说起我们二爷来,那可真是天下少有,地上无双,老太太日日都要夸的,便是老爷也长吃醋,说什么有了孙子忘了儿子......”

贾敏先开始还听着,后面就有点厌倦,神色淡淡的,钱婆子是个乖觉的,也看出来了,立马把话头转向了一旁的黛玉,“说起来,奴婢还是第一次见着表小姐呢,当初表少爷在京城也见过几次,表小姐倒是跟姑奶奶小时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奴婢这次回去可不知道该怎么夸才好呢。”

“当初怀像不好,吃什么吐什么,身子骨格外弱些,幸而这些年精心养着,这外头看着才好些。”贾敏摸了摸女儿的小脸,有意转移话题,问道:“说起来,家里的几个姑娘还是养在母亲跟前,再加上宝玉,人多热闹是一回事,太闹腾了也不好,母亲可还受的住?”

钱婆子笑道:“姑奶奶是知道的,老太太最是爱热闹的,又疼女孩儿,是多少人都羡慕不过来的福气。”

贾敏听见母亲过得不错,儿子在京城又安置下来,也放下心来,到底顾及着钱婆子远道才来,不免辛苦,略说了几句家常,便让人打发她下去休息。

贾敏坐在炕上,看着丫鬟们收拾送来的东西,转身看着黛玉脖子上的项圈,道:“外祖母特意送来的玉锁,明儿送到大明寺去,在佛前供七七四十九日,日后就戴着吧。”

黛玉拨弄着金灿灿的项圈,感觉脖子都快压断了,撅着小嘴,道:“娘,这劳什子太重了,带着不舒服。”

贾敏笑了笑,忙把项圈摘了下来。贾敏就只黛玉这么一个女儿,凡是她的东西,自然都是捡好的来,偏黛玉随了她老爹的性子,对这些黄白之物提不起兴趣。加上黛玉身子又弱,贾敏也怕太娇惯着她,折了黛玉的福气,所以在家里都由着黛玉的性子来。

不过这项圈也确实太耀眼了些,还是等黛玉大些再说吧,贾敏这么想着,随口就让丫鬟将东西好生收了起来,又让奶娘带着黛玉下去休息。

自己拿过一个软枕歪着,满脑门的心思,另一边的庞三家的见状,慢慢将人都打发了出去,免得打扰到贾敏。

钱婆子是贾母跟前的老人了,这次过来恐怕并不是单纯过来看看女儿这么简单,不过贾敏也不愿多想,到底是自己的母亲,有些小心思不愿意戳破罢了。

按下这事不提,上回说到林如海夫妇两个商议如何教养黛玉的事,林如海雷厉风行,随即就放出风声,说府里要请一位西宾,自然有一大堆要巴结他的人过来,谋求差事的人数不胜数。

贾雨村跟着一个小厮,被带到了一个书房打扮的屋子,来不及细细打量,就听那小厮说道:“请先生在此处稍候,我家大人马上便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