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204章 今归去碧云认无踪

第204章 今归去碧云认无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倒下个许太后,又无端崛起一个康太妃——如今是康贵太妃了。康贵太妃卢氏其人素来低调,在宫廷中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饶是花老太太对宫廷的熟悉程度远超其他的贵妇人,谈及这位卢氏,也只知道她是宣武帝去后,除开两宫太后,唯一一位没有生殉,至今健在的妃嫔。性格温和懦弱,十分低调,喜欢调香,又素来与殷太后交好——与其说是交好,倒不如说是依附殷太后而活。

深宫寂寞,人心又险恶,殷太后与六宫粉黛勾心斗角半生,老了身边却没几个姐妹作伴,即使享尽富贵,也终究晚景凄凉。好在还有一个卢氏相伴,虽然未必投缘,但卢氏谨小慎微,识得进退,总好过张扬跋扈又掐尖要强的许太后。

故而花老太太对此人一向是感激的,感激她为女儿寂寞的宫廷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只是如今卢氏一朝得势,也不知是喜是忧。倘若她得势猖狂,俨然变成第二个许太后,殷太后的日子就又变得糟心起来。

而且这一起一落之间,背后的故事实在是值得玩味。皇帝究竟是知道了什么,才会对生他养他的许太后如此冷酷,又无端捧高一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庶母呢?

对此,殷太后讳莫如深,只向余氏道:“兹事体大,这不是你们能知道的。”

连余氏都不知道,姚氏就更加一无所知了。原本余氏也不是瞒而不报的性子,但知道姚氏的城府不深,若告诉她许太后倒了,她那直率到天真的脑袋肯定只想得到最浅的一层,觉得太后娘娘苦尽甘来,然后难掩兴奋,喧嚷得人尽皆知,在许家面前也总要露出形迹来,就有悖于太后娘娘的初衷了。

便是余氏想告诉姚氏,姚氏也得迟些时候知道了,她此时正带着儿女住在陪嫁的庄子里过冬。

今岁诸事不顺,好不容易有好哥儿过院试这样一件喜事,很快也被芦莺的事情冲散了喜意,姚氏感到流年不利,决定避开一阵子躲躲晦气。又因着冬日里天气寒冷,连夫人之间的筵席聚会都少了许多,长日无聊,可巧她陪嫁的庄子中有一个是温泉庄子,便回了花老太太,得到许可后,干脆去庄子上过冬了。

说到这温泉庄子,姚氏也实在是高运。这庄子是当初她出嫁时,姚家给她凑的陪嫁,十几年前那里根本没什么温泉,地价也很低廉,不过是个普通的种植瓜果的小庄子。

可是后来时移世易,约摸在好哥儿出生前后,庄子背靠的山区忽然发现了温泉,这下那一块地皮登时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毕竟温泉夏可解乏冬可取暖,家中有一处带着温泉的别业,一度成为京城小娘子小郎君向同伴说嘴夸耀的本钱。许多人争相在山上或者山脚买地,将温泉水引到自家庄子上,姚氏的庄子也不例外。

如今殷萓沅有公务在身,自不能长时间地在庄子上躲懒,只能在休沐日骑马过去小住一下,娟姐儿身份低微,姚氏也没有带她同去的意思,便只带了一儿一女过去住着。免了每日请安问好的俗礼,饭也不在一处吃,各人享各人的悠闲,各人有各人的消遣,真正过了一段桃花源一般的时光。

可巧娉姐儿与好哥儿又都各有各的心事,短短一个秋天,就肉眼可见的消瘦起来,虽不至于缠绵病榻,却也大见潦倒憔悴之态。这一段温泉庄子上的休养时光,倒是让姐弟二人状态有所好转。

这一日娉姐儿与姚氏在一处,母女俩头碰头一起画一幅九九消寒图,好哥儿去庄子外头找他新认识的年纪仿佛的同伴,打雪仗打得头发上都是雪珠子。娉姐儿看一眼姚氏画的,抱怨道:“娘,你怎么能用这个颜色画素梅,这不好看,用的时候还怎么上色呀?”

九九消寒图有好几个版本,文字版便是脍炙人口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图画版的一种是简易的圆圈图,根据当日的天气填涂,不算十分好看,另一种就是娉姐儿此刻画的素梅版: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也就是俗称的“画九”了。

姚氏笑着丢开笔:“娘又没正经学过画,哪里能跟你比,就你看见的这些,还是娘拿出了看家本领,是当年描花样子的手艺。如今也有许多时候没动过针线了,动起笔来就更生疏了。还是你来画素梅,我来填色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