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见状,议论纷纷。
紫金阁掌事连同诸多客人齐聚大堂,有胆子大的官员夫人出声:“出什么事了?为何困着我们,不让我们离开?”
这支乾龙卫的领头人站在大堂中央:“各位稍安勿躁,乾龙卫有重要物品在紫金阁丢失,待我们盘查完毕,自会放各位离去。”
有夫人问:“是何重要物品,说出来,我们也好帮忙回忆回忆?”
领头人看她一眼:“事关机密,不可外泄。”
“这......”
“要查到什么时候去?我还有事要回府呢......”
“是啊,平白无故的,怎么不放人,即便你们是乾龙卫,也不可无缘无故就困住我们......”
“各位再多说一句,我便呈告各府大人,各位夫人、小姐有阻碍乾龙卫办事之嫌。”
联想到乾龙卫在京都直属天子,疾言厉色,雷厉风行,事关各家大人的前途,一时之间,无人再敢说话。
只得配合行事。
幸好乾龙卫办事效率很高,通过护卫和玉师的口供,再加上玉师发现自己身上的手牌不见了,他们终于意识到,夫人是利用手牌从后门离开,而非被歹人带走,他们便立刻放行。
通过街道走访和盘查,他们从马行查到东门。
碧昙看着越来越近的东门,半信半疑:“夫人出了城?可没有路引,夫人如何能出城?”
东门的巡逻兵给了他们答案。
“确实有一女子出城,我们盘问她时,她自称忘带了路引,而后给我们看了云大人的令牌,我虽感到奇怪,多问了一句,但那女子说,事关机密,再说她有令牌在手,我们也不敢多问,便给她放行了。”
巡逻兵是按规矩办事,令牌一出,夫人畅行无阻也是平常。
但落在碧昙的耳中,便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夫人不会武功,她独自一人出城,不会出什么事吧?”
乾龙卫回道:“顺着马蹄的踪迹,总能寻到,不用忧心......大人那边,如今也该收到消息了。”
碧昙不敢想象,要是公子知道夫人独自出城,会是......
“事不宜迟,我们还是赶紧找到夫人要紧。”乾龙卫带着碧昙,快速出了东门。
到了三叉口,只见乾龙卫停下,似乎是在探查夫人去的哪个方向。
碧昙有些犹豫:“夫人应该是回清州了吧。”
乾龙卫中有擅追踪的,只见他们探查了一会儿,回:“不是清州,是渭城的方向。”
碧昙半信半疑:“渭城?夫人去渭城做什么?她若是从东门出城,大概率,就只能去清州啊。”
乾龙卫沉吟:“为何这么说?”
碧昙理所应当道:“清州是夫人的家乡,她和公子,此前也曾去清州游玩过,除了京都,夫人最为熟悉的,就是清州......实不相瞒,夫人如今失忆,她对于东璧城池中,较为熟悉的,就只有京都和清州......渭城,我实在想不到夫人要避开我们,独自前往渭城的理由......”
乾龙卫:“你想不到,就对了,夫人想要的,就是我们想不到,她才好,安全的逃离。”
碧昙瞬间睁大了眼,不可置信道:“什,什么?逃离?”
碧昙满怀心事,一路忧心忡忡,跟着乾龙卫,他们马不停蹄,而后到了一间客栈。
客栈的店小二见到乾龙卫,吓得战战兢兢:“天黑之时,确实,确实是有一个戴着惟帽的女子来客栈住店,她很奇怪,到了屋内,也不脱惟帽,我问了一句,她说她身体有疾,怕传染别人,我也不敢多问,就退出去了,结果到了戌时?,她忽然来找我,问我客栈可有多余的马匹,我们客栈确实备着两匹,她问我换了一匹,连夜就走了,我当时还奇怪,这位女客人怎么半夜不住店,还要骑马上路......难不成,她是什么犯人......”
说到“犯人”二字的时候,乾龙卫冷不丁一个眼神杀过来,吓得店小二立即闭上了嘴。
碧昙是越听越着急:“夫人又走了?她身上还起着红疹,又这样连夜奔波,身子怎么吃的消......”
乾龙卫也不耽搁,正准备骑马追踪。
只听屋外忽然雷声大作,而后亮起几道闪电。
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
乾龙卫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现在下这么大的雨,我们追踪起来,恐怕会很麻烦。”
碧昙只担心着:“下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夫人,能不能找到地方避雨。”
虞棂兮骑着马,直道:“倒霉。”
她半夜睡不着,又担心距离不够远,非常容易就被追踪到,想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起床上路。
原本半夜赶路就相当于瞎子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结果走到半路,还遇到天下大雨。
真是倒霉催的。
迎着大雨骑了好一会儿,她终于看到前方不远处,亮着火光。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在内心暗暗感叹。
骑马走近,她才发现,那是一间破庙。
破庙,也行吧,能避雨就行。
她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带着马儿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