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心里想着这些,但他脸上仍是自信地笑着:“我也觉得会!”
这时,亮的行李包里传来“叮”、“叮”的几声响。“你手机响?”光问。
“是邮件通知,我手机信息也会有显示。” 亮说,拉开行李包取出笔记本电脑。
2000年后,电子邮件越来越流行,侵占了人们休息的时间。光收到电邮通常是管它的,有必要回才回;但一丝不苟的亮显然不同,力求每一封在15分钟内回。
光本来想说“你身体不舒服就别回邮件了”,又住口了,因为知道说也没用,就兀自掰开筷子吃起拉面来。
亮打开笔记本电脑,用网线接上墙边的端口。
光不是故意要看亮的电脑的,但是眼睛捕捉到亮的屏幕上有“塔矢行洋”、“日本棋院平成年间制度改革细则”、“名人战2005年试行制度”的字样,还有好几篇文档作为附件。
——塔矢行洋?
佐为会关心吧?光想问出口,但看到亮在读邮件就按捺着。
##
被许多职业棋士和棋迷围在中间,佐为和绪方在55楼对局室复盘这一局棋。
落地窗外,华灯初上,东京塔上有闪耀的彩色字幕,楼群间璀璨的灯火如坠落的星辰。
面对众棋士的发问,佐为大方地在对局室里分享自己的思想。一离开棋赛的氛围,佐为的气势就不再如对局时那么凌厉了。
棋士们和记者都喜欢听佐为复盘,不仅是因为佐为棋力高强,更因为是佐为这个人散发的魅力、他讲棋的方式。
此时,佐为以折扇轻点棋局,用温柔清浅的语调指点江山,将棋盘上的黑白局势娓娓道来:
“先手点三三有着致敬吴清源老师的涵义,我苦思昭和时代吴老师与秀哉名人的棋谱多日,觉得先手点三三虽不为现代人推崇,但如果对自身驾驭实地的能力足够有自信的话,这么下实有另一番天地。三之三也是我以前很少采用的下法,对我非常有启发,可以结合从海外棋谱中学到的定式尝试……”
“看来,进藤和塔矢都讲对了。”坐得离佐为最近的仓田说,“藤原老师,您还不知道吧,这次是塔矢解说您和绪方的棋局哦。进藤也在台下帮他一起讲了。”
佐为和绪方闻言都有些惊讶。“小亮?”
随后,佐为从仓田那里听说了光和亮在大盘前的争论,想笑,又对两个少年的洞察力感到佩服。
对了,光和亮呢?佐为朝门外张望了下。
光难道还在和亮吵小学生水平的架吗,真想去看啊……
复盘告一段落,佐为和绪方被NHK总裁和棋院理事领到高层办公室,两人分别在棋谱上用钢笔签名,证明第一场定段赛的成绩,之后绪方就要去准备新闻发布会的事情了。
绪方作为现任名人,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之一。“藤原老师,待会见吧。”鞠躬道谢后,绪方就先离开了。
“我等等也会来听新闻发布会。请问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助到大家的?”佐为对棋院理事问。
“暂时没有。您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这些我们待会准备公证的制度文件。”
棋院理事取出四个文件夹递给佐为。
佐为把文件夹捧在怀里,感到沉甸甸的。现代人们都把公文用A4纸打印出来,挤在一起的平假名和汉字让佐为想起千年前在天皇御前见过的奏折。
千年已逝,总有什么是不变的,具体的事物例如围棋、雨伞、雪、奏折,抽象的概念例如爱、棋道、制度、甚至革命、日本人的精神等,都千年不变。
“新闻发布会快开始了,您到现场嘉宾席坐着看吧。”理事对佐为说。
##
于是,理事和佐为一起搭电梯,佐为捧着文件夹,到第一层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人声鼎沸,比早上的大盘解说现场多了许多人——有不少棋迷是下班后才有时间赶过来,大家看到佐为出现顿时一阵骚动。
“藤原先生!”有人向佐为打招呼。佐为转过头,看到站在一起的穿和服的池田海生和狩野熏。“祝贺您首战中盘胜!”两人都说。
“谢谢你们。晚上好,池田君,你也从京都过来了?”佐为走到他们面前,微笑。
“我下班后就搭新干线过来了。今天我有工作错过您的电视棋赛,夜晚的新闻发布会就不能错过了。听说这次业余棋手的相关制度也会改动。”海生说。
“业余棋手?那不是跟你们两位都有关系了?”佐为新奇地说。
他们两个少年男女一个是业余六段,一个是业余四段。除了他们之外,现场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业余棋手,比如故宫博物院的几位学者都是中国业余棋手,有些国外的记者也是。
“是啊,所以我们都想听听棋院的制度会怎么改。”熏点头。
“被你们这么一说,我更期待这新闻发布会了。”佐为孩子气地说。
“哎,日本棋院有这一切改变都是因为藤原先生您呀!我们业余棋手也受惠了。”熏笑眯眯道。
三人寒暄完后就在过道上分开,业余棋手的座位在会场的角落。佐为要坐的嘉宾席在第一排。
##
佐为一落座,就立即在桌上翻开文件夹,想要在发布会之前阅读这些资料。
有棋迷想要过来找佐为签名,佐为说:“请稍等。”久而久之,棋迷们都识趣地不去打扰佐为了。
日本棋院“制度改革”是一个概括性的名词,但实际上涉及到了庞杂的条款。这一切佐为有猜到绝不简单,但看了文件才知道,改动的制度条款有近百条。
仅仅看文件,是看不出制度改革的底层逻辑的,但佐为还是愿意先试着了解:
“第31条,地方棋赛人才选拔制度修订试行……日本棋院除东京本部以外,地方部门包括北海道札幌与小樽本部、京都分院、埼玉县分部、爱知县分部……获得业余四段以上者可以越过职业棋士考试外围选拔赛,参与秋季职业棋士考试决赛……”
“第105条,海外客座棋士人才认定制度修订……若有海外国家级棋院机构认证的职业围棋手想加入日本棋院,需与三名跟假定段格位相一致的棋手,胜出两盘……”
“第237条……”
会场人声鼎沸,佐为把手里的文件夹翻阅了一页又一页,非常专注地阅读着。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逐渐消失了。
“第608条,名人头衔循环赛外围预选赛修订,由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首次联合赞助,预选公开赛将向全世界开放门槛,参赛资质扩充为国家级机构认定的职业棋士、业余棋士、客座棋士、名誉棋士、院生、研究生……
佐为看着这条款愣住了。
2005年的名人战,将向全世界的棋手降低门槛,资质不限,国籍不限,意思是——佐为,还有已经退隐、在中国签约的塔矢行洋都能参与名人战外围预选赛吗?
佐为有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据佐为所知,现代名人战一向是封闭而古老的内部头衔赛。
这项新制度一施行,不就动摇了名人战最根本的封闭性质吗?佐为意识到。
日本头衔战赛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著名的是本因坊战和名人战,从江户时代的世袭制变成近现代比赛淘汰的制度,相当于一代皇朝的落幕。因此,头衔战性质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启。
名人战这么改,是不是有点像韩国棋院的三星火灾杯棋赛呢?佐为回忆起看到过的韩国棋院的介绍,在参赛者资质条款那几页似乎有些相像,但在其他方面又不是这样。
认真地拿起钢笔,佐为正想继续阅读,肩膀被拍了一拍。是光和亮。
“就知道你在这。”光笑着,“祝贺你赢了和绪方这盘棋,抱歉,刚才没来找你。塔矢没吃饭胃不舒服,我刚刚出去给他买拉面了。”
“小亮,你不舒服?现在好一点了吗?”佐为关切地问。
“塔矢好了,他的毛病就是不按时吃饭。”光替亮回答。
亮看着佐为手里的文件夹停留的那一页:“您也看到新的制度文书了?”
佐为点点头,脸色变得庄严:“是的,我还没看完。日本棋院有近百条制度出现变动,名人头衔战的2005年最新制度让我想到韩国的三星火灾杯,怪不得绪方先生说这是史上最重大的变革。”
“佐为,韩国三星火灾杯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吗?”光忍不住插口道。
意识到自己居然在向一个千年前的古人请教现代棋赛的知识,光突然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小光,我晚点跟你详细解释。小亮好像有话要说。”佐为看着亮。
“父亲在北京也收到这些文件了,他刚才发邮件给我。”亮深深地吸一口气。
“你父亲怎么说?尤其是名人战?”佐为在意地问亮。
“父亲说,改得好。他说他隐退四年,隔海冷眼旁观,可惜日本棋院都没什么突破,现在有了sai,总算才动起来,做了些有意思的实事。”亮说。
哇……不愧是亮的父亲,塔矢老师的话听起来好叛逆啊。光在心里说。
佐为闻言,似乎也有些忍俊不禁,随后正色道:“我自己倒没有看完文件,现在还在学习中。我很难说改得好不好和有没有意思,只是隐隐觉得这次改革比较激进。你父亲还说了什么?”
亮说:“父亲在邮件写道,日本棋院为了迎接sai做出的一系列改革充满魄力,堪称上帝‘创世纪’,改动的制度领域牵涉头衔战、赞助商、手合升段制、业余制度等。未来十年,棋赛利益组合和人才结构将被大幅度重组。可以预见,日本棋界将会迎来不一样的前景。”
光一脸茫然,还在努力听懂亮的话,但佐为好像听明白了,显得非常触动。
这时,主持人就走上了台,拿着麦克风说:“各位肃静!日本棋院平成16年对外新闻发布会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