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段时间还得再去抓几只兔子,公母都行,不然繁殖不起来。”总不能只靠那两只大兔子吧,薅羊毛也不带这么薅的。
“这事好说,回头等雪停了,我们去检查陷阱的时候顺道看看就行。实在不行,就等雨季,那时候兔子都从洞里出来,好抓。”
坚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因为兔子有个习性,就是爱打洞,雪季都是在洞里睡觉。
这样一来就好抓了,只要他们能在积雪下面找到兔子洞的几个出口,只留下两个,一个用来点火烟熏,一个用木筐罩住,剩下的都给堵上。
等洞口的火点燃,烟就会顺着兔子洞往里弥漫,兔子被熏的得慌不择路,只顾着往外跑,又因为其他几个洞都被堵住了,它们从唯一一个出口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自投罗网。
唯一比较难的点可能就是找兔子洞了,一般来说,兔子会在草地、灌木丛附近挖洞。
如果在旱季,因为植被不是非常茂盛,再加上土地松散,很轻松就能找到。
但现在是雪季,土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寻找兔子洞就变成了一件难事。
好在一些细微的迹象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比如说,哪一块的积雪比周围更薄更松散,就说明下面不是实心的。或者是雪面有微小的隆起或凹陷,这也是下面有兔子洞的证明。
除了这些雪面的迹象以外,如果兔子在下雪前从洞里出来觅食,也会在雪地上留下较为清晰的脚印,通过跟踪这些脚印也可以找到兔子洞的具体位置。
总之,坚再次去检查陷阱的时候,就通过这些迹象找到了兔子洞。
巧的是这个兔子洞的位置正好在阿成当时摔下去的盆地边上。
坚这次出来带了黑石和阿成,阿成的肩膀早就好全了,用热水敷了三四回,现在想怎么动就怎么动。
阿成负责把多余的兔子洞堵上,当然不可能找到全部的兔子洞,只能说找到几个堵几个。
坚负责用木筐堵住剩下那个兔子洞。
而黑石则从背篓里拿出准备好钻木取火的木柴和绒草,找个背风的地方,很快就把木柴搓出了火星,由于外面温度实在太低,而且还有风,所以这点火星沾到绒草上没能燃烧起来,只是冒出了灰色的烟雾。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灰色烟雾,它顺着兔子洞往里面飘去,从远处看过去仿佛是燃起了大火似的。
坚很快就听到他负责的这个洞口传出了兔子奔跑的动静。
没一会,一只只慌不择路的兔子就撞进堵在洞口的木筐里了,数量还不少,坚粗略数一下,得有七八只。
他见好就收,看到筐里有了兔子,便将其立正,用盖子盖住,以免兔子再跑出来。
今天他们三个可算是大丰收,不仅抓到许多兔子,还收获了十几只貂鼠皮。
因此他们在回山洞的路上脸上一直挂着笑,即使又下起了大雪也不在意,丰收的喜悦压过了寒冷。
他们新抓到的兔子都是成年大兔子了,米阮瞧着和之前抓的好像不是一个品种,之前的兔子毛是灰白色的,眼睛是灰褐色的,而新抓到的毛偏黄,眼睛呈红色,两者很好辨认。
把它们同样按照公母分笼后,米阮想了下,又从笼子里抓出一只公兔子,养了这么久,他真的有点想吃兔肉了。
这一只就提前用来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吧!
不想再做汤了,兔子还是得炒着吃才好吃。
霞听了米阮的话,接过给兔子剥皮清理的活,米阮嘱咐她要把兔子切成小块,这样翻炒的时候才会更入味。
而米阮自己则把之前晒干的秋菜拿出来泡水,晒干后的秋菜有点像干海带,一缕一缕的,在水里泡了一会就重新伸展开来。
把秋菜和兔丁放在涂了猪油的石锅里,开始点火翻炒,最后别忘了把葱姜蒜放进去。
虽然调味料只有盐,但因为兔丁本来就很香,所以这一道秋菜炒兔丁可谓是十分美味。
兔肉和其他肉不一样的是,肉质细嫩,但不如猪肉适口性高。
一些味觉敏感的人在吃兔肉时,总会吃出腥膻味,所以在川地麻辣兔丁、冷吃兔头才会如此受欢迎,重口味的调料可以掩盖那些异味。
不过米阮今天在吃这道菜的时候却没吃到所谓的腥膻味,反而格外油润咸香。
显然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觉得,他在就着兔丁吃烤土豆的时候,抬头一看,就看到一群人在埋头苦吃,一人一筷子就把锅里的菜吃得差不多了。
阿山连菜汤都没放过,他直接把土豆放在锅里滚一圈,沾上了菜汤的土豆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油润。
米阮觉得吃起来会很腻,但阿山却没感觉,三两口吃完土豆,然后拍拍肚子打个嗝。
他感慨道:“巫做的一个比一个好吃,明天我还想吃。”
米阮笑着说:“等兔子养起来,咱们天天吃都行!”
听到这话,阿山在梦里都在想着吃兔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