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好的土豆放进石磨里,然后由力气比较大的战士推动石磨,米阮时不时往里面加一些清水,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土豆块渐渐被碾碎,变成浅灰色的浓稠浆液。
这些浆液顺着石磨流到放置在地面上的木盆里,一盆接满,就换另一盆,最后十斤左右的土豆换来了三盆浆液。
大概静置两三个小时,清水就会和土豆淀粉分离,此时将上层的清水倒掉,剩下的就是土豆淀粉,也就是制作土豆粉条的原料。
土豆淀粉还需要进一步晾晒,因此米阮趁着最近天气晴朗,赶紧把过滤后的土豆淀粉晒干。
晒干后的土豆淀粉,不管是质地还是颜色,都和面粉有些像。
制作土豆粉条的方法,同样和制作面条类似。在木盆里加入适量的土豆淀粉和温水,搅匀揉成团,然后再切成细条就是土豆粉条了。
土豆粉条和土豆淀粉一样,保存好的话能吃好几个月。
正好今天收获了一条大鱼,搭配土豆粉条应该能有不一样的滋味。
想到这里,米阮就进到储藏室里挑挑拣拣,他先是挑出一些之前晒干的菌菇和秋菜。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竟然在一堆干货里看到了一个核桃,有一个核桃,就说明有一棵核桃树,而核桃的用处可太多了,能吃、能榨油、还能治病。
他反思了一下,以后采集队把东西采集回来的时候,他一定要抽空看一下,也许还能发现别的惊喜。
米阮拿着挑出来的东西走出山洞,边清洗边问阿月核桃是在哪里找到的。
阿月看到核桃,回忆了一下,“这个果子是之前阿和找到的,他吃了一个,说很硬,不能吃,这个就被收进储藏室了。”
她说着就叫来阿和。
阿和对这个果子印象深刻,当然,不是什么好的记忆,“米巫,这个果子不能吃,咬一口我牙齿疼了好几天。”
米阮已经能够想象到阿和当时是怎么吃核桃的了,硬生生咬碎,牙齿没硌掉都算他幸运了,“它叫核桃,外面这个壳不能吃。
”
说着他便把核桃放在地上,拿起石块用力砸,一下、两下,给核桃壳砸开一道裂缝后,剥开就很顺利了。
渐渐露出里面的核壁与果仁,淡黄色的果仁包裹在一层皮里。
米阮拿起一块放在嘴里,没错了,是核桃的味道。
阿和看到这里蠢蠢欲动,也尝了一块,“原来这个果子是这么吃的啊,我还记得是在哪里采集的,还有好几棵树都长着这个果子,明天我带路。”
他们分食完这个核桃,立马决定第二天去把树上剩余的都给采摘回来。
核桃暂时告一段落,米阮继续去做饭。
他先是煮了一锅鱼汤,等到汤色变成奶白色的时候,就把清洗完的菌菇和秋菜丢进锅里,加点盐慢慢煮着。
大约五分钟后,菌菇和秋菜漂浮了起来,此时正好适合下入土豆粉条。
土豆粉条熟得快,略煮个一两分钟,即可捞出。这锅鱼汤土豆粉盛出了十碗。
接下来不用洗锅,在旁边早就蠢蠢欲动的霞亲自操刀,开始做第二锅、第三锅。
看这样子,为了让所有人尽快吃上饭,还得多做几个锅和灶台。
米阮在吃鱼汤土豆粉的时候,顺带在心里把这件事记下来,大概还需要两个灶台和锅,不过也就是这段时间了,等到了明年,按照家庭把房子建好后,部落吃喝睡就可以分开了,各自管各自的小家就行。
他也向石老打听过,原来部落里也不是吃大锅饭的模式,都是分开过的。
想着想着,碗里的鱼汤便凉了,他低头看去,鱼汤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葱花,异常美丽。
喝一口汤汁鲜甜爽口,吃一口鱼肉嫩滑得一抿就化,土豆粉也滑溜溜的,菌菇和秋菜更是吸满汤汁,咬开后直接爆汁,米阮一碗下肚,吃出了一身汗。
看来土豆粉条的制作大获成功!米阮笑弯了眼睛,他不光搞出了烤土豆和土豆粉这些好吃的,接下来还要加上核桃呢,现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