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种行吗?这原来我们当绳子用。”穗示意米阮看。
米阮看到这些木藤之后,脑海里回忆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一个大伯用这样的木藤编织了一条大网,捕捉到了很多鱼。
所以他立刻兴奋地点点头,“可以。”
随后米阮仔细回忆着那个视频,学着视频主人的样子确定好大网的框架,并将制作框架时所需的木藤用石锤钉在地上,这样一来之后编织大网的时候,这个框架就不会随便移动,也不会说垮就垮了。
在这个过程里,阿和、阿山看得稀奇,两个人都争着要帮忙,所以米阮就开始边动手边教他们。
等框架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编织了。
结果米阮才刚上手编织了两条,木藤就没了,好在这会山洞里人多,抽几个人出去砍一些木藤回来也就够用了,甚至还有些多。
不过多有多的好处,在编织过程中可以多用几根木藤固定,防止散架。
米阮首先一根一根地把横线扎好,这个横线相当于定点,纵线编织时要跟着横线的位置来,所以这个过程他非常用心。
这会的白天尚且还炎热,幸好是在山洞里编织,不然在外边估计要中暑。
即便是如此,米阮的额头和鼻尖还是冒了一层薄薄的汗水,他也顾不得擦,主要手也脏,擦了不如不擦。
他教着阿和两人,“横线就这样带过来就行,系到边框上时一定要系紧,可以多用几根木藤固定。”
横线编好后他问:“有哪里不懂吗?”
阿和、阿山统统摇头,跟在旁边学的穗笑道:“不是什么难事,他俩要学不会我来教。”
米阮这才笑着点点头,不过仍旧没放下心神,因为接下来编织纵线的时候才最难。
他抿抿唇,纵线和横线不一样,需要两根木藤拧紧成为一根绳,并且用缠绕的方式与每根横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井”字。
只有这样,整张大网才会十分牢固。
米阮才刚病愈,身体比较虚弱,编完横线就感觉很累了,再编纵线的时候手有点抖。
穗看到这一幕,便跟他商量道:“巫,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您坐那儿休息一会,看着我带着阿和他俩做,有哪里不对就跟我们说。”
米阮确实有些累,他点点头,“你们先试试。”
说完他就坐到一边的木椅子上了,椅子上铺了一层兽皮,还是比较柔软的。
等木杯里的水晾凉,米阮便大口喝了起来,喝完一杯才开始看他们。
穗几人接手后,刚开始编织得还不快,但等上手了,速度就提上来了,毕竟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只是需要细心和耐心,而部落人最不缺的就是这些。
编织大网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上午才算基本完成,但还不能松懈。
接下来要给这张网加一个边框,需要有一定的高度,确保捕鱼时鱼无法跳过边框,其实可以把边框想象成一个篱笆,负责把房子(网面)全部圈起来。
制作边框的原料,米阮选择了木藤和小树枝,其实用小竹杆会更合适,但他在附近没有找到竹子,用树枝也是一样。
只是可能看上去不太美观,但现在这种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没满足的条件下,美观不是必须要追求的,有当然更好,没有也行。
阿和、阿山两个人按照米阮的指导用木藤将小树枝一根一根地缠绕在一起,再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框架将其固定住。
大概花费了半个上午的时间边框就做好了。
然后迎着耀眼灼人的阳光,一群人抬着边框,将它和大网拼在一起,连接处同样是用木藤固定。
最终成品形似一个蒸馒头的蒸笼,只不过是放大几十倍版,网面结结实实,纵横交错。
重点是真的很沉!一个人根本抬不动,至少需要两个人像抬担架那样抬着才行。
留下来扩建山洞的部落人看渔网,不,这不应该叫渔网,应该叫鱼筐制作完成了,就通通跑出来围观。
米阮打量了一下鱼筐,虽然外表简陋了点,但只要能用,那就是好的。
想到这里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试用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