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自然清楚娘家积年的问题,但却没想到此时林如海便瞧出诸多不好来。如今贾代善尚在,贾敏一直以为娘家的问题出在贾代善张氏接连去世之后。
贾代善是在军中挣下的爵位,身上旧疾不知多少,前世贾代善便是在张氏怀贾琏六月时没的,不过他体内诸多沉珂旧疾,大家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刚过了热孝,贾瑚便出了事,接着张氏难产后没了。贾敏当年参加完张氏的葬礼便跟着林如海南下了。接着便是贾母做主让贾政一家入住荣禧堂。
林如海见妻子没有因自己提及岳家不好而动气,想了想道,“原也不该我说这个,只是林安林筠查我们府里下人在外强取豪夺时也发现了荣宁二府不少事……其中还有放印子钱的。”
贾敏听到此处脸色已然极为难看,贾代善之时无人敢拿荣国府的帖子去包揽诉讼,但是此时贾代善已然病重几年,瞒着他放印子钱却是可以做到的。何况贾府军功出身,下人原就比书香之家更痞子一些,林家尚且有强取豪夺的刁奴,贾家哪里会少?何况贾府还有那可笑的“年老的伺候过长辈的下人比年轻主子更体面”的规矩,府内家生子关系更是盘根错雜,个个胆大妄为的很。
贾敏咬了咬唇,道“过些日子大嫂身孕就满3月了,我过府去与母亲说。如今父亲尚在,天子照抚贾家,但这到底是罪过。既然晓得了,就不能留下来,免得日后对贾家林家还有亲友们都不好。”
林如海自也愿意贾府无事,一来荣国府在官场上是一个助力,况且若是贾府出事,贾敏有一个获罪的娘家,他的儿女日后婚嫁也会有阻力。
林如海知道贾敏眼界思想不浅,又与她说,“今年吏部考核以后,我打算谋一个外放的缺。富庶之地的缺历来是受争抢的,我倒想去穷乡僻壤的地方,活动活动也许能谋一个知县。”
贾敏听了也赞同道,“虽说苦了些,却是更容易做出政绩来,何况我们也不缺那些子金银,倒是穷苦百姓不易。若能有所成就,也是功德。咱们家在京城的产业须得忠厚老实的下人守着才好,如今去了那么多下人,我原想着要采买些人进来,那么多缺调教怕是有些废时日。若是下放下去倒是用不着带那么些人,也不像话,如此倒能慢慢来。”
若是谋了个穷苦之地的缺,带上众多家丁下人上任,像什么话?不知道的还当是来这穷乡僻壤作福作威来了。
林如海听见贾敏的话,不由庆幸自己娶了个知书达礼的夫人。这些日子他预备着谋外缺,他和同科状元刘珂都打算去那贫瘠之地,那刘珂的夫人恰是王夫人族妹,听闻要去贫苦之地狠狠闹了一场。林如海虽心知自己的夫人不似那刘王氏不读诗书不通道理,却仍是担心贾敏身为国公嫡女,自小锦衣玉食娇宠长大,不愿受那等苦楚。
对此贾敏是真没啥感觉,莫说那地方再穷,吃食上林府有田庄,饿不着她,服饰上她还担心她陪嫁的衣服首饰太扎眼,地位上凭她的娘家,林如海上峰的夫人也不敢下她的脸面,何况她对林如海升官的能力很有信心,顶多便是住行上差了些,可是再如何也是官家府邸,不过是少了些雕梁画栋罢了,如今林家无爵,就林如海的官位,许多摆件无论在哪也是越制的,何况无论是林如海还是贾敏都更喜欢名家书画这种“低调的奢华”。而在京城这种一块牌匾掉下来也要砸死个三品官的地方,七品敕命真不如地方上过得舒坦。
林如海无姑嫂姐妹,黛玉此时也没有出身,贾敏与他婚前也无接触,林老夫人自然也不会与他提及如何教养女孩,贾敏这种正常大家出身的女子的态度对比了刘王氏让他觉得贾敏尤为贤惠知礼。自以后更是对贾敏多了几分真情。
夫妻二人又续续聊了些话题,过了半响到墨澜院与林母共进晚饭。
林母听了林如海的打算也很赞同,“虽说苦一些,到底比那些富贵高粱之乡历练多了,横竖我们家衣食应酬都不用愁,少了那许多排场也自在些。”又看向贾敏道,“即如此,便别急着进人了,府里的下人还够安排那些铺子田庄的管事,只采买一些粗使的便罢了。咱们府里不过三个主子,海哥儿两个小厮一个长随也够使了,丫鬟很不必提上来,又不是那些个不入流的纨绔,外面一堆仗势的家丁,里头一堆二小姐一般的莺莺燕燕。我这儿四个一等四个二等也够了,三等也不用添人了。媳妇你是个有主意的,你身边人如今也挺好。今儿个提了些人上来,原先那些粗活儿也不用专门学什么,只教了规矩体统便用就是了。用不着多聪明机灵的,老实本分也就够了。”
贾敏恭声应下,如今林家这次留下的老实本分的家生子大多散下了没有管事的田庄店铺,府里人就不够用了,如今采买厨房等要紧的皆是贾敏的陪房,出行却是林如海奶兄一家管着,以前许多熟手的粗使提了上来,粗使也就不够用了,好在不过是一些粗笨活,再买人接替很快就能顶上来。
次日,林家用惯的牙婆便上了门,贾敏只买了些老实胆小的粗壮婆子男人也就罢了,接替大丫鬟们的小丫鬟回头从家生子中再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