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来者正是慧娘家父,墨缘心酸,泪如泉涌:“长辈何出此言?当日我昏迷之时,也曾听你如此说来。”
老人威严斥责:“皆你等害我女儿!!”
……
原来三百年前,庐山白老镇,巷中夜色如墨,灯火寥寥,摇曳于风中。
袁临章行色匆匆,此行赴京师应科举。倏忽间,有婉约身影现于眼前,裙袂飘摇,朝袁临章盈盈一笑:
“君子,夜已深,何不至我家稍歇,明朝再续行程?”
袁临章心感一暖,此女非但姿色出众,且善解人意。
女欣然引其穿巷,至一古朴之宅,入院为袁临章设雅室,备盛宴,席间叙旧谈往,方知此女名叫慧娘。
酒酣,慧娘导袁临章至客房。行于长廊,风吹窗棂,袁临章忽感寒意,慧娘为他披上外衣。
入客房袁临章坐于床侧,遂搂慧娘共榻,二人共度良宵。
翌日清晨,袁临章觉醒,感觉神清气爽,仿佛眠于云端,着衣出客房,惊见慧娘已于庭中等候。
慧娘笑邀共游庐山……
如此不觉月余,袁临章辞别慧娘,见其眼含不舍。
“事已至此,我不便再强留公子。惟愿公子金榜题名,光耀门庭。”
慧娘临行赠以古朴玉佩,言可保平安。袁临章感激涕零,与慧娘约定科举归来,必来探视。
但此番走后,袁再未回过庐山。
慧娘伤心欲绝,三百年来,常于书院长廊漫步,观往来学子,寻与袁临章容貌相似之人。
但岁月流转,人来人往,终究无人……
听完老者讲述,墨缘泪流满面,忆起当日慧娘言其面善,皆因与袁相似。
此时冷风拂面,传来渡济声音:“师弟师妹,与何人交谈?”
玉静劝慰老者:“你快离去,若我师兄见到,你也难逃。”
不料老者怒目圆睁:“何人?我必取其性命,碎尸万段!”
玉静立时点穴制住老者,随后拉起墨缘匆匆离去。
周围一时寂静无声,渡济立于原地,目光紧紧盯着二人,似有疑虑。
“未曾与他人交谈,方才安慰墨缘师兄,他因慧娘之事伤心。”
渡济听闻玉静言语,未做回话,示意继续赶路。
行至鄱阳湖畔,墨缘睹景伤情,忆起当日慧娘于此救己,不禁悲从中来。
鄱阳湖水天一色,浩浩汤汤,微风徐来,波纹荡漾如丝绸舞动。
荷花盛开于湖中,摇曳生姿,荷叶翠绿如玉,与荷花交相辉映,似天地间佳偶。
忽而岸边有人急呼:“妖怪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