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宅中客 > 第147章 擎寿礼登堂庆贺

第147章 擎寿礼登堂庆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梁王妃的园子里,二老爷朱寒晋带着刚认下的女儿来给母亲请安,便被发作了一会,念叨了许多。

朱世晴这几日在西府住下,跟在梅姨娘身边,又有弟弟作伴,也见到了许久未曾见到的父亲,朱寒晋年少风流,对于样貌出众,行为举止皆和规矩的女儿自也是喜欢,这让朱世晴更是流连忘返。

这日东府来人,说是老王妃要见四姑娘,朱寒晋在家无事,便带着女儿前去请安,才有了这么一出。

“母亲冤枉,这些日子,儿子可是为了母亲的寿礼左右奔波,孩儿一片孝心,日月可鉴啊!”

梁王妃听着总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便说道:“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朱寒晋哪里会想到有人提前截了自己的话,便说道:“定是孩儿孝心感动了佛祖,给母亲托梦,让母亲听见了。”

“就你的嘴会说,我倒是想起来,前两日我那好侄女,晋宁县主便是这般说的,可见你们一个个嘴里没真话,竟是骗人的话都说得一样。”

朱寒晋听了,笑道:“母亲这乃是大大的冤枉。”

梁王妃摆摆手说道:“罢了,前几日县主说给我准备了寿礼,却不提前告诉我,你如今即说整日准备寿礼,等到了日子,要是那寿礼被比了下去,可知是丢了面子。”

“母亲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孩儿们的寿礼皆是心意,谁输谁赢又有何妨。”

“到底是你的嘴会说,如今开府单过,仍是整日没个正行。”

说完又对一旁的朱世晴说道:“日后,晴丫头嫁了人,若是遇见个这般泼皮,且不能藏着,回王府,祖母给你撑腰。”

朱世晴回了一句:“父亲是极好的。”

“得了,果然是谁的儿心疼谁,你姑母把你教养的不错。”

朱寒晋这时却说:“母亲既然觉得不错,不妨把晴儿带在身边,一来能替儿子好好尽孝,二来儿子自觉亏欠,想着晴儿能在母亲身边学上几年,日后出阁,身价也高些,晴姐儿这般才貌,若是将来婚嫁不宜,岂不是更委屈。”

在朱寒晋的“劝说”下,梁王妃终于同意了他的提议,朱世晴便这般被留在了梁王妃身边。

喜娘知道这个消息时,便是什么也没说,既有梁王妃庇护,她这个姨母便该功成身退了。

但这个消息却是惹了不少人的眼,府里两位孙媳妇可不认为他们二叔这么大的面子,只把事情挂到了新来的喜娘头上,王氏倒是无所谓,一个庶女,便是得了王妃的眼,左不过是寻门好亲,到时王妃多陪些嫁妆罢了,而另一边韩氏虽有些意见,但终归念着梅姨娘的好,却是什么也没说,倒是两府的妾室们得了消息,暗地里不知吐了多少吐沫。

自王府进京,梁王爷受圣上重用,梁王府初到京城便定下规矩,府里的规矩相比在白林城更加严苛,所有的妾室们的那些心思便没有能走出自己院子的。

......

转眼喜娘一行人到王府便有十日,梁王妃的寿宴也即将到来。

这日,喜娘和着朱世韵在客房里说着闲话,东儿在一旁伺候,汪嬷嬷一早被王氏借去,说是府里人手不够,汪嬷嬷在王妃身边伺候这么多年,又曾经在京城待过,这般大的宴请,有诸多请教。

“县主,五妹妹这般留在京城,若是将来受了委屈,却是不知道找谁,按我说留在西北,有县主庇护,大家齐心协力,日子岂不是比京城惬意。”

喜娘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便是你当年留在西北,不也是你母亲的筹谋,晴丫头在京城有父母兄弟撑腰,又背靠王府,我相信她不会过得很差。”

朱世韵还想说什么,却是被东儿打断,给她添了一杯新茶,便识趣的跳过了这个话题,正说着,朱寒翠带着丫鬟来闲话,三人有说了些话。

不日便到了梁王妃的寿辰,梁王府高朋满座,虽然梁王爷在朝堂之上以纯臣自居,但并不妨碍互相间的应酬,加上府里各房姻亲,当朝的那些王公贵族,便是这收的礼怕是都能把府里的库房填满,府里一时热闹极了。

而寿宴的高潮无疑是祝寿环节。

一般客人的礼便是入门便登记造册,而这祝寿便都是亲近之人。

梁王妃作为老寿星,自然坐的首位,左面一排皆是京城有头有面的夫人,又后侧或坐或站着媳妇闺女等人,右侧则按着亲疏、官职坐着府里的姻亲。

诞糕作为喜娘的首创,又是当初为梁王妃所创,此次寿宴自然少不得。

寿桃型的诞糕极其精致,比喜娘当初做的不知精致几何,当然这东西是给自家人吃的,客人们吃的是单独做的小份寿桃诞糕。

众人纷纷恭贺,正热闹着就听几个小子闹着来给王妃祝寿,来的正是西府的嫡长子,晋二爷何韩氏的儿子朱世英,有朱世英带头,一共五个不到十岁的小公子,热闹着进了来。

五位小公子,身高相似,穿着贵气,也不知是谁给他们在额头点了红点,看着倒像是观音身边的童子。

“祖母(姑祖母、表祖母、堂祖母)在上,孙儿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好!”

梁王妃此时早已乐得合不拢嘴,笑着问道:“你这个小猴子,今日是闹哪出,怎么这般打扮?”

“祖母,这是孙儿特意为您寻的寿礼,父亲在前面迟迟不来拜寿,孙儿便求了祖父,带着他们来给祖母拜寿。”

说着,其他几人也都送上了寿礼,梁王妃身边的丫鬟把几位小公子的寿礼接过来,递到王妃面前,再一一打开。

五位小公子分别准备的是五块无杂色的翡翠牌子,上面雕着松鹤延年、鹤鹿同春、龟鹤齐龄、五蝠捧寿,还有一枚寿星公。

除了朱世英,其他四人分别是韩家长房的一个小公子,王妃母家林家的两位小公子,一位王室的小公子,梁王妃也皆是认得。

梁王妃看过翡翠牌子便知朱世英的意思,说道:“原你们五个是要来个五福祝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