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宅中客 > 第124章 让利于民百家兴

第124章 让利于民百家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文琦摸着手中的奇怪物件,只觉入手极轻,这夏日里摸着,不时手里便出了汗,不免好奇地问道:“县主是说这其中乃是已鸭毛填塞,摸着倒是暖和,只不知道冬日是否御寒?”

“此物为鸭绒,我准备等鸭塘盛产之后,将其制成衣物羽被,优先供给给西北军伍,自然此物也会呈到御前,有此物后,西北苦寒,可解一二,到时杜家不仅可以将此物输送至西北三关城,还可以搭乘羊毛织品开辟的商路,通向全国......”

李文琦简直不敢想,若安喜娘所言,倒是杜家会是什么样子,但转念一想,便清醒过来,此物不能是杜家一家掌控的了的,不过到底这么大的买卖,杜家能参与一二,便能昌盛几十年。

“谢县主信任,此物事关重大,民妇自会守口如瓶,杜家那里,民妇自会斡旋,只不知道县主疏通河道是单纯解决百姓之苦,还是另有他意?”

此话倒是让喜娘高看了李文琦一眼,便说道:“自是有深意,我只问你,你此行从天波府到白林城花费几日?”

李文琦算了算日子说道:“因着民妇身子弱些,耽误了些时日,若论起来,怕是要十日左右。”

“那若是河道通畅,以大船行之,又要多久?”

“船行,若顺风,自是比旱路快得多,左右不出五日便到,只是白林城与天波府之间没有大河贯通,如何得行?”

喜娘笑道:“谁说没有大河,齐家镇黑水河便是其一,只需拓宽河道,加以规整,小型商船客船便能从天波府直下,到时两城数日可达,这生意往来自是频繁;另天波府水系来自黄河旁路,接引上下,到时黄河奔流而下,天波府水势归隐四方,引入山脉,便可不受水灾泛滥,旱季也能引水灌溉,只是此事非一日之功,不急于一时。”

李文琦听后,说道:“县主思虑深远,民妇短见。”

“你无需妄自菲薄,回去按我说得办,只要杜家不招惹是非,可保几十年富贵,倒是咱们皆是魂归故里,身后之事也无需多虑,儿孙自有儿孙福。”

......

李文琦带人回了天波府,迎接她的自然是杜家阖府上下,众人都等着她手里的方子,前段时间羊毛织品商道大开,杜家也是派人去了白林城,想要分一杯羹,不过那时喜娘还未有所动作,不敢胡乱揣测,等马有成携信前来收购鸭子,杜家知道事成了大半,李文琦此去带回来的是杜家兴盛的希望之火,自然备受关注。

只是当众人听了李文琦的话后,许多人不愿让出手中利益,哪怕一分一毫,更是有人直言杜家不比县主府,还没富到可以将到手的银子拱手让人的地步,为此几房争闹不休。

因着无法广而告之鸭绒一事以及喜娘的筹划,所以多数人皆是舍不得眼前的浮财,但方子在李文琦手中,众人也没别的办法,他们不敢强取豪夺,但看如今李文琦在杜家的地位,堪比杜文泽,除了几个老一辈的还能拿身份压她一头,其余人并不敢怎样。

最终,李文琦还是说服了杜老爷子,由杜老爷子拍板,将鸭塘承包出去,此举直接赚回租金千余两,接着李文琦带着喜娘的拜帖见了知府夫人,许以厚礼,使其入股鸭珍铺子;同时杜文泽开始招纳百姓,疏通鸭塘附近河道,清淤,拓宽河道,此举让那些受灾的苦寒百姓多了一份进项,杜家声望也是高了不上,当然杜家还没有傻到独占功劳,而是时刻宣扬着这是知府大人首肯,替知府刷了波存在,此事让那知府极为满意。

当鸭珍铺子的生意火爆时,杜家跟知府的关系也愈发紧密起来,加上转租鸭塘之事,许多人都得了利,杜家一时名声大噪,此事却是让李家恼火,原以为攀上了知府的远亲,能得些庇护,事实也是如此,哪成想杜家直接釜底抽薪,与知府大人攀上了关系。

李老爷毕竟是李文琦的父亲,自然是想缓和两家关系,只可惜李文琦早已不是当初的李文琦,在见识过人情冷暖,又见识了喜娘那般宏图大志的女子后,她如今看重的更多的是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李家于她并无多少益处,至于说亲情,只当可笑二字。

她如今最大的依仗是县主,县主图谋的是西北,是关外,乃至整个大康,她愿意做一个马前卒,能跟着县主做一番事业,她无悔!

不过到底念着本家情谊,李文琦也并没有彻底撕破脸面,大家都是生意人,说不定日后能用得上李家,如今她手里有着杜家三成的生意,不再是往日的孤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