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宅中客 > 第85章 宅中客计转乾坤

第85章 宅中客计转乾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梁王府三房和木家的争端从年初一直持续到了六月,木家的生意自然惨淡,木槿儿这个家主也是被流言围困在了梁王府之内不得出门,好在跟去关外的商队得了不少银钱,这才让木家众人松了口气。

而喜娘对于朱寒夜和许氏的这番刁难自然也没有坐以待毙。

但她并不能明面上与梁王府为敌,所以选择的对象只能是梁州城的许家,而许家毕竟是豪门世家,牵扯甚广,岂是她一人能够撼动得了的。

虽说正经的反击是做不到,但给他们添些麻烦却是能够的,所谓世家大族,枝繁叶茂,总归会有几个不争气的,仗着家财欺男霸女,招惹是非。

喜娘且是从千寻楼里得的消息,说那许氏有一个幼弟,得家中长辈格外欢喜,养得骄横跋扈,没少做些恶事。

喜娘为此特意写了一个篇幅不长的话本子,大抵便是富家公子仗着家中势力,硬生生拆散那苦命鸳鸯的俗套故事,书中明里暗里指向那许家。

不过此事不宜使用汉府书坊,喜娘便找来了乞儿,将书稿送去了一家并无合作的书坊,给了银子让其印刷出来,放在铺子里便宜卖,另外喜娘还拿了吃食给城中乞儿,让他们传唱故事中的情节,虽没有惹得满城风雨,却也成了众人口中的谈资,不过这里是白林城,不是梁州城。

所以受到非议的便只能是那出身许家的许氏,另喜娘还把袁维康当初这般薄情男写了进去,自也牵扯了许灵韵,两位许家的外嫁女受了些非议,便很快动作起来,梁王府许氏见着这般手笔,自然知道是喜娘所谓。

如今两人彻底撕开了面子,喜娘便也不再留情,那话本子被许氏托人封存了起来,很快喜娘便又写了新的话本子,故事虽大同小异,却各有精彩之处,倒是让平日里爱看话本子的姑娘们得了便宜。

最终这事闹得不可开交,城中衙门出手,封了那家书坊,好在喜娘被没有接触过,他们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她与此事有关。谁也没想到这些话本子被封,倒是让城中许多人私下购买话本子来看,但喜娘也是见好就收,没再继续,不过许家的名声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

另一边,喜娘难得出门,去拜会有过几面之缘的梁夫人,便是王府郡王妃王氏的母亲,梁夫人倒是对喜娘有几分印象,便让人把她带了进来。

喜娘见着梁夫人,先是寒暄了一阵,又将提前准备好的龙泉印泥送了上去,说道:“冒昧打扰,还望梁夫人见谅,此是小小心意,还望夫人不要嫌弃。”

梁夫人倒也没有客气,直接打开了匣子,见里面装的是款印泥,自然知道这东西,便说道:“蒋姑娘,这礼可是有些重,说说到底有何事上门?”

“夫人慧眼,小女子此番前来,却有一事想求夫人伸手,不过夫人放心,绝不是伤天害理之事,且对书院大有裨益,小女子求得不过只是一个名声而已。”

梁夫人听后,示意喜娘继续说。

只听喜娘说道:“小女子准备向贵书院捐银一万两,用于修缮书斋,补充书籍,改善学子生活,另为寒门学子提供助学银两,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书,求取功名,为大康国运添砖加瓦……”

喜娘又详细说了助学银两的详细规程,梁夫人听得倒是满意,不过却说道:“姑娘所求单单只是一个名声而已?”

“实不相瞒,小女子并不是为自己所求,于是便先将自己的遭遇说了一番,从卖身葬父到入住王府,顶着妾氏的名头辗转,实在难为,一时也不知是装的还是真心难受,默默流了苦泪,感叹女子之不易。

接着方才说起正事,便是这一万两银子是要安到木槿儿的头上,喜娘自也细说了一番木槿儿的故事,为家族兴衰甘愿当妾,又心存宏志,带着家族复兴,却被俗言逼得出不得家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