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中秋已过。
梁王爷那边早差了人将龙泉印泥的材料送来,喜娘一直忙着若云斋的事,便放在了一旁,左右算着时日,这不过了中秋便开始制作印泥,略花费了两日,做了批印泥,只等着年前阴干。
这日,那齐修茗带着小鱼儿入府,给喜娘请安,将刑庄的决定说了出来,对于这个妹夫,喜娘尚算满意,露华阁交到他手中自然没什么问题。
齐修茗也是没想到有一日,喜娘会成为他们的东家,虽刑庄没把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具体说与她听,但单从他拿回来的大几十两银子,说是铺子里发的过节钱,就知道如今铺子生意极好。
两人聊着聊着,齐修茗想到什么,便说道: “颜姐姐怕是还不知道,过几日,四弟就要参加乡试,原祖母劝他再读两年,到底没拧过四弟,说是考不考得中不当紧,只当是积累经验。”
喜娘听了,倒是没想到修文有这般志向,便说道: “倒是有志向,我看着修文倒是块读书的材料,便是这次没中,还有下次。”
“谁说不是,家里统共就出了四弟这一位读书人,祖母就盼着他能再进一步,光大门楣。”
二人又聊了些话,齐修茗便起身告辞。
喜娘听了消息也没当回事,如今她手底下的两个铺子都已经入了正轨,喜娘便琢磨起了另外一桩生意,只是如今手底下没人,想要开铺子,还需仔细筹划。
这日,喜娘正在陪着梁王妃说趣,梁王妃身边的紫萤姑娘推门进来,先是给王妃请了安,得了王妃的眼色,只听紫莹说道: “给蒋姑娘贺喜,小石轩刚打发人来请姑娘赶紧回去,说是齐家的四爷中了举人,如今人正在王府外面候着。”
喜娘听了也是脑袋发蒙,这修文竟是如此厉害,十六岁中举,当真了不得!
梁王妃倒也没想到,听了紫萤的话,便说道: “何必如此麻烦,去传话,把人请进来,也让我瞧瞧这青年才俊。”
喜娘自是不会拒绝,便乖乖说道: “谢王妃恩典。”
紫萤退了出去,半盏茶的功夫将齐修文带了进来,要说齐修文不仅书读得好,这脸长得也是招人喜欢,梁王妃因着对喜娘的喜爱,更是爱屋及乌,加上齐修文进退有度,竟是赏了不少东西。
喜娘在一旁倒是插不上话,只听着梁王妃打听了一番身世,又问了些读书上的事,听着是来王府谢恩的,便让人把齐修文带去了朱寒江那里。
齐修文倒是没想到,今日能有这番待遇,好在虽是高兴,却没得意忘形,时刻记着这里是王府。
朱寒江看着齐修文,也是感叹命运如此,当初只不过是顺手将人仍去了书院,竟得了个举人,见其宠辱不惊,起了几分惜才之心。
出了王府,齐修文身边的小厮齐思和说道: “文叔,咱们进去,倒是一句话没跟玉姑奶奶说上。”
“见着人,把消息传到了就行。好了,先回书院给夫子报喜,然后回齐家镇,祖母她们该是等着了。”
齐思和说道: “我说文叔,你怎么都不兴奋,你没瞧着那些中了举的,哪个不是欢天喜地的。要说还是大爷在热闹些,给得赏钱也多,可惜了大爷忙着秋收,没空来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