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如儿姑娘到了大太太陈氏那里,说了这话,陈氏听着是老太太的吩咐,装出一副像是自己方才知道的样子,叫了刘妈妈,问了情况,又把春杏,春梅的身契拿出来,给了如儿,嘴上只说是当初事情多,给忘了,不过到底心思如何不得而知。
等如儿把身契拿回来的时候,喜娘已经带着春杏,春梅开始收拾东西,如儿姑娘倒是好说话的紧,左右是把话说得恰到好处,等如儿姑娘一走,喜娘便准备把俩丫头的身契还给她们,却不想俩丫头赶忙跪下,求喜娘收回,喜娘方才想到这意思大概是不要她们俩了,便只好自己收着,说是等她俩大了,给她们找户好人家嫁了,到时候再把身契还给她们。
左右又在老太太院里住了一天,第二天便开始搬东西,原本那处院子,太太也安排了丫头婆子收拾好了,本喜娘的东西也不多,春杏,春梅也都是随着喜娘方才进的后院,自然也没什么东西,不出半日,便算是收拾妥当。
原本这屋子是喜娘刚入府住进来的,东边临着的就是康姨娘的院子,喜娘多少是听春杏,春梅说起过的,只一直没找着机会,谢过这康姨娘,此番搬回来,倒是可去探个虚实,不过也不好只去康姨娘那里,其余几房自然也是要拜访的,可这前后顺序倒是难办起来,倒不是看低了谁,若说按着进府的日子来算,自然从方姨娘那算起,可到底不亲近,哪怕见面都没见上过几次。
最终喜娘想了法子,拿了银子,让春杏到前头烧了些好菜,请几房的姑娘们来吃一回,方姨娘房里的齐修茗,龚姨娘房里的齐修芳,只康姨娘房里的是齐修文,还带上了他那小厮齐思和,倒是吃的宾客尽怡,三房也都知喜娘家底薄,还都带了礼,不过也只是些寻常东西。
得了空,喜娘还是专门去了趟康姨娘房里,说了好些感谢的话,倒是让康姨娘多看了几眼。
事后齐修文还特意问了康姨娘:“娘,你说祖母认了她作孙女,本住在祖母院里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出来,和咱们住在一起,那里之前是修远住的地方,而且之前她还在那上过吊,不觉得恐怖吗?”
康姨娘倒也不知喜娘是几分意思,但总也不好伸手去打笑脸人,人家端着敬着你,只要不过分,受着便是,康姨娘告诉齐修文道:“少打听些后宅里的事,后宅有老祖宗和大太太掌着,定不会有什么差错的,你只管好好在学堂读书就是,今年你们夫子便要让去考童生,需得好生准备,到时候搏个名声回来,也让为娘的好生心慰。”
回说喜娘自拜了几房后,便是安分守己的在自己院子里待着,偶尔去老太太那诵经请安。
外面镇子上正忙着庄稼地的活计,除草,施肥都是有的,也有忙着给果树套花施粉的,加上蔬菜瓜果也都开始种上了,倒是忙成一团,不得不说的还有一事,便是那济明法师跟思源小和尚安定下来,齐修远组织了人手,盖了三间庙宇,供着神佛身像,那济明法师特意取了明曰:云齐寺,倒是镇子上有求子,求姻缘的,也都乐意去拜拜。
转眼过去了月余,又到了交书稿的日子,喜娘带着春杏,春梅二人出了府,临走前也是禀了太太的,借口是去还愿,不过这番可没那么好运气,府里马车都有了用处的,他们只能坐镇子上的牛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