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西游]金蝉子被贬记 > 第3章 请旨西行

第3章 请旨西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思来想去觉得既然要渡民生疾苦,那便不能龟缩于白马寺中,是以拜别兄长长捷和住持离开了洛州,背着行囊雇了一辆马车一路向西往长安而去,沿着三门峡入了潼关终于接近长安了。

一路行来,金蝉子并没见到凡人心中期待的新气象,这片土地久历战火,满目疮痍,金蝉子见到的只有民生疾苦。

过了渭河又渡灞河金蝉子终于抵达长安,金蝉子在长乐门接受士兵盘查顺利入城,借住在长安城中朱雀大街附近的大福寺中,开坛讲经,偶有闲时在长安城中四处溜达。

这座城市并没有自己在书中看到的那般富丽堂皇,反而因作为战火权力更迭中心,四处断壁残垣,一切百废待兴。

金蝉子在大福寺讲经数月后,听各路来往信徒僧侣讲述路途中的故事,心下觉得自己来这凡间数年了竟还从未好好看过这凡间,于是有一日又收拾行囊离开长安南下,自秦州行至益州,一路开坛讲经,辗转多地足迹遍布大半个大唐,越行金蝉子越觉得必须得早日取得真经方能渡凡间疾苦。

四年后金蝉子回到了长安大福寺,与四年前自己初到时已大有不同,整个长安城在王朝重建后巍峨壮阔,朝廷在皇城之外将长安城划分为了一百零八个坊,每个坊临街而立。

一日登上皇城摘星楼,金蝉子看着这新兴的长安城只觉得车水马龙,百千家灯火似棋局般在城中连成一片,各个坊在十二街贯穿中如整整齐齐的菜地般矗立于长安城中,一百五十多米宽阔的天街之上行人如织,大家仿佛忘记了之前的战火苦难。

金蝉子立于摘星楼扶在栏杆上仰头对着明月喊道:“究竟该如何取得真经弘扬佛法,佛祖可否能明示弟子?给点提示呗!”

无人回应。

天街上有人看到一个僧人站在摘星楼仰天长啸,有人认出了金蝉子道:“那是玄奘法师啊!”

“法师在喊什么?”

“法师定然是在对月吟诗。”

“玄奘法师当真是好风雅!”

金蝉子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菩萨告诉自己,当一路西行往天竺鹿野苑而去,寻一座叫做那烂陀的寺院,取回真经于东土传教方可重回灵山。金蝉子还想问菩萨要个什么护身法宝,谁知菩萨说家中有事先行一步,改日再聊,走了。

金蝉子醒后有些郁闷,披上衣服,出了僧房跑到法堂开始在凡人书籍中寻找菩萨说的这个地方,南下游历时曾遇到几个西域而来的僧侣和胡商,说起过他们是多年前顺着丝绸之路来到的中原。

埋头在法堂看了半月书籍,玄奘终于在心中确定了如何向西而行。

书中记载几百年前有位博望侯奉命西行,开通了一条丝绸之路,只是后来因为战争和种种原因这条路便被突厥人握在手中,丝路已断了近百年了。

自己或许可以顺着这条丝绸之路走陆路一路行至天竺那烂陀,金蝉子又翻阅了许多记载丝绸之路的典籍,一月后,画好了路线图做好了攻略。

向唐王上表陈情了一封书信,道明了自己想出国西行天竺求取真经渡大唐子民,没想到这封上表陈书被唐王驳回了,大唐如今初立不久,北方突厥骑兵虎视眈眈,唐王下令封锁了边境,严禁子民出关。

金蝉子没想到佛祖交代给自己的取经大计还未展开竟要因凡人律令而腰斩了,心中有些郁闷道:“做凡人真难!”

除了讲经闲时便窝在法堂翻看各种书籍,谢绝了一切拜访社交,一日偶听天街一片骚动,原来是突厥人撕毁了协议率军南下,骚扰大唐边境一路长驱直入竟抵达了长安城郊外,一场大战蓄势待发,刚建国几年的大唐似乎又危在旦夕了。

长安城中人心惶惶,有不少学子自发走上街头开始谴责突厥人此种行为。

谁知这个帝国年轻的唐王居然独自骑着马单刀赴会,于渭水之畔与突厥人进行了一场会谈,凭一己之力劝退了突厥骑兵,长安城转危为安,百姓高呼吾皇万岁,民心所向。

一时间民间街头巷尾多了许多话本故事演绎这位年轻的唐王单刀赴会救大唐子民于水火的传奇故事,有不少学子纷纷为他们的唐王吟诗做赋,都道陛下乃真龙天子有上天护佑,定能保大唐风调雨顺,国祚绵延。

金蝉子觉得机会来了,过了三个月后又向唐王上表书信请旨出国西行求取真经,两日后看着被驳回的碟文,金蝉子有些烦闷将纸揉成一团扔在禅房中一头埋在案上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我想回须弥洞面壁了,不行,岂能轻易放弃,再试!”

金蝉子提笔又开始写上表书,洋洋洒洒言辞恳切,自己看的都感动了,过了一月后递进了太极宫,又被驳回后,金蝉子觉得意料之中,已是心如止水了。

“不生气,不生气!”金蝉子坐在僧房口中拨动着手中佛珠嘀咕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