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英美娱]好莱坞摇滚日志 > 第223章 演出继续2

第223章 演出继续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张专辑还被《滚石》列入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张概念专辑”列表。它讲述了一个离婚故事,讲述人与人如何相遇、相知、相恋,如何互相伤害,如何反复折磨彼此,如何失望到绝望,最后又如何将记忆埋葬在河谷与沙漠中的故事。

不过,也有人说这张专辑里包含了一些很有前瞻性的政治内容,将它跟乔琳导演的政治讽刺喜剧《尾巴摇狗》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我还记得这张专辑里有首歌来自20世纪初诗人西维娅·普拉斯的作品《疯女孩的情歌》,真的让人心碎:

“我合上眼眸,世界倒地死去,

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

你可能是我脑海里的幻象,

我曾幻想你如约归来,

但我老了,已经忘却你的姓名,

你应该是我脑海里的幻象……”

就像歌词本身体现出的那种郁郁葱葱的幻梦感,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将现实生活升华为一种神秘主义的舞蹈,足以在生理上给听众制造一种高潮。

乔琳曾经说过她几乎把心都剖给这张专辑了,它几乎摧毁了她的个人生活,摧毁了乐队的关系,可尽管如此,这也是张她最喜欢的专辑。

是的,在录制这张专辑期间,乐队内部第一次爆发了激烈到无法停止的冲突。可惜相关内幕网上不多,紫绒的官方传记也只说了工作矛盾这方面的内容,但没说其他的。

与此同时,乔琳的婚姻生活也不太顺利,她同丈夫、绿洲乐队的吉他手诺有缸秘密分居了。

可能就是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这张专辑抵达了这样的高度,在专辑录制结束后,紫绒休息了大半年。

紫绒休息期间,乔琳去拍了她筹备了两年的电影《双重危机》,又在《天才雷普利》和《木兰花》担任行政制片人。期间她跟英国男演员杰克·达文波特传出绯闻,双方立刻否认,绯闻就此终结。不过她跟丈夫诺有缸秘密分居的事也就此曝光了,这件事网上信息不多,但据亲历过当年小报盛况的粉丝回忆说诺有缸和乔琳对此完全保持沉默,任由外界狂风暴雨也不发言,总之是一片乱象。

在这期间,紫绒的成员们又重新回到了乔琳身边支持她,原本因为个人感情问题和工作矛盾提出过辞职的贝斯手史蒂夫也回来了,四个人再次合体,紫绒重新恢复工作状态。

但在接下来的巡演中,紫绒内部矛盾二次爆发,乐队在录制下张专辑前宣布这会是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就是将神话故事、哲学思考和摇滚歌剧形式相结合的《伊卡洛斯》。

它就像标题一样是跟古希腊神话故事伊卡洛斯有关。伊卡洛斯和父亲借用蜂蜡制成的翅膀逃离囚禁他们的塔,可伊卡洛斯忘记了父亲的告诫,狂妄自大地飞得离太阳太近,蜂蜡融化后坠海而死。《伊卡洛斯》借用了这个故事,却没像其他作品里那样强调野心的害处,反而提醒大家,其实伊卡洛斯父亲还警告他别飞得太低,太低也会被海水吞没。这个概念是很有趣的。

而且录制期间神奇的事发生了,乐队四人和好了,最后一张专辑那个宣言被他们自己打脸收回去了!用乔琳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所有人又一次相爱了,于是《伊卡洛斯》这张充满爱的专辑诞生了。

不过《伊卡洛斯》也许真的是一张充满爱的专辑,乔琳不仅在录制专辑期间跟队友和好了,还宣布她跟丈夫也和好了,非常神奇。

其实这张专辑更像是乐队内部妥协后的产物,虽然听感宏大,但是乔琳的迷幻吉他线很明显退居了二线,罗德和史蒂夫的电子实验占据了上风。这不是一张巩固《乌托邦灰烬》胜利的专辑,更像是一张探索性专辑,虽然得到了一些好评,但是也着实招致了不少尖锐的批评。

乔琳对这一点非常看得开,她后来评价说她当时就知道这张专要被不少人骂,因为《乌托邦余烬》之后他们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专辑,只要无法超越它就都会被骂,人们的期待实在太高了。

不过这张专辑仍然维持了乐队在美国的钻石专辑纪录,显然,乐评说乐评的,歌迷还是听着很爽,买了不少,主打一个自主选择。

等《伊卡洛斯》问世后,乔琳在乐队专辑中隐没的吉他线开始在另一个地方发威——她的个人专辑要面世了!在乐队工作近12年后,她在自家厂牌巴比伦唱片旗下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我,乔琳》。

这是张完全自传性的专辑,总体上更接近民谣的风格,用一种轻松又内省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实际上从音乐制作的角度看,她的技巧都很简单,但这已经是大道至简的风格了,婊叉的乐评甚至惊叹说在她以前居然没人这么做过吗?明明这么简单!

我真的推荐大家都去听一下这张专辑,听过后你就能明白这女人为什么如此迷人了!它真的像是个俏皮的朋友给你讲她的故事,从动荡不安又神秘迷人的童年讲起,讲她的骄傲与脆弱,痛苦与幸福,爱与恨,困惑与坚韧,真的让你觉得你好像读过了她人生故事中的每一章节,如此坦诚!

这张专辑中曾经有句歌词透露过乔琳在低谷时期的一些感受:“我今天的歌词,会是明天的诗句吗?”

我只想在21年后的今天大声告诉她,是的,你昨天写下的词语仍然是属于我们今天的诗句!

不过似乎也用不着我大声告诉她这一点哦,这张自传性专辑在2003年卖出了600万张,当年所有专辑销量的第13位,对于常年在乐队工作后第一次出个人专辑的主唱来说,这真的是个非常惊人的成绩!它还拿了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提名。

这张专辑的胜利后乔琳开始更专注于个人的工作,这在乐队内部又激发了一些矛盾。她跟鼓手罗拉一起组成了巡演乐队酿酒女巫,以乔琳·阿普尔比及酿酒女巫的名义一起巡演。

时间拉进到2005年,乐队宣布他们的新专辑《Vio的意思是什么?》即将发行,并且这是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他们将开始告别巡演,未来的其他乐队活动将无限期暂停。

这张专辑就像是它的标题一样,解答了一直以来粉丝们争执不休的一个问题:Vio的意思到底应该是什么?乔琳在酒吧驻唱期间的艺名Violet,还是乐队创始人的原意Violent?

这张完全揭示了乐队内部音乐分歧和人际关系矛盾的专辑呈现出了一种过度迷幻的情绪,暴力与忧郁碰撞在一起的感觉简直能撞晕人。它是紫绒的美国钻石专辑纪录中的最后一张,算是为紫绒的精彩故事画了一个相当完美的休止符。

马后炮地说,在摇滚乐疯狂衰退的21世纪初,紫绒自己选择了退场。但是,作为粉丝,我怎么说遗憾都是说不够的……

还好,大家都知道,紫绒在《非法宿醉》20周年和30周年的时候都复合了一次,虽然没发新专(有消息是在录音了),但是他们确实巡演了!!!!(现在压力来到了诺有缸那里,我替我粥粉朋友质问你一下你打算《Definitely Maybe》30周年怎么办?)

我后来收了一张紫绒在2006告别演唱会期间出的精选辑《时间从指尖流过:1992-2005》,非常好听,大家也可以先从这个听起,选的都是精品。

不过好在当时乐队是休息了,可劳模乔琳本人没有!接下来她为她的惊悚片《丽莎,丽莎》写了一张以器乐为主的原声专辑。之后她又在生下大女儿后写出了《粉红野兽》这样将母性、泼妇和自我意识的主题混合在一起的概念专辑,又在40岁后写出了《不惑》《已就位》这样的自省专辑,实在是劳模得要命!

坦白说,我最爱的专辑仍然是她在紫绒期间的创作,不过她在2010年以后的专辑却也仍然在不断突破自己,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已经是最重要的事了。

嗯,不管怎么说,对我来说,乔琳·阿普尔比始终在摇滚乐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像很多人刻板印象中想象的那样,她不是疯子,她不是荡|妇,她不是天使,她不是魔女,她不是母狗,她只是一个兢兢业业地写歌的人,一个认认真真地搞创作的人。人们曾经因为她的外表把她塑造为性感符号,又因为她毫不在乎的处事风格将她看成是狂野女郎,但到最后,她只是乔琳·阿普尔比,一个写好歌的人。

当然,她是天才。(我想她会希望我把这句加上的!)

更重要的是,我写这么长文章只是想说,啊啊啊啊啊啊,我今年4月就要见到女神啦!!!!!

我就是来炫耀的!!!!

————————

1楼:沙发!

2楼:啊啊啊啊楼主你是不是也要去科切拉?我私聊你了,我们组个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