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北魏-太和轶事 > 第16章 首次南伐

第16章 首次南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是利用南齐因迎战东路大军,保卫义阳消耗诸多兵力导致西部空虚之际,向南齐的西部重镇汉中进行打击。

虽然遭遇了南齐顽强的抵抗,但拓跋英最终还是取得了大胜。

在突破了沮水防御之后,大魏军队乘胜追击,直达南郑城外。

南郑城随后遭遇了大魏军队三个月的围城,军民死伤惨重。

撤军的上表是由留守洛阳的中书李冲发至拓跋宏处,再由拓跋宏同意并下发。

李冲之意仍在于防范当地的羌氐势力。

南郑较大魏中心区域实在过于遥远,当地以及其相邻地域的民族形势又十分复杂。若孤军深入,即便占领了南郑,很快也会陷入孤立无援而被动挨打的境地,可能遭受较为严重的损失。

李冲的预判不错,军队回撤之时确实遭遇了来自氐羌的反叛,以及南齐小路军的反攻,纵有所损失,但因拓跋英治战有方,总得来看也算功败垂成。

拓跋英也因此负伤,面部中箭,险遭不测。

拓跋宏看毕战报,轻轻呼出一口气。

仅仅动用雍,泾,岐三州兵,六千余人。便想直抵西南边疆攻略地,可说完全没有可能性。

拓跋宏此举本意在于牵制南齐兵力,以及吸引羌氐之异动,为他此番亲征钟离扫清障碍。

早在出师诏中,他便言明:“讨国混化,功为至远,不可曰一举指待。”

战争之艰巨,可想而知。所以此番也只准备加强了解,获取更多讯息,并无一举统一的想法。

若能从一定程度上给予南齐以手忙脚乱的震慑,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拓跋宏心情不错,一面批复奏报,一面让人分赏些栗子给军士们品尝。(注3)

汝南重镇悬瓠,是拓跋宏进攻南齐的前线指挥阵地,亦为行宫所在。此地不仅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且具有绝佳的形胜,可资游憩盘恒。

拓跋宏抵达的时候,正是一年之岁末,正是当地栗食收获的季节。

韶华因偏爱细当,阿吉便让人将栗子磨成粉,做成栗子糕来吃。(注4)

当地栗园出产的栗食大而饱满,香甜可口。

即便如此,拓跋宏亦不许她多食,怕她脾胃虚弱不好克化。多半都赏赐下去,也好为韶华博取一点威名。

拓跋宏眼尖,自能看出她的甚为喜爱,便令栗州所产的栗子为年岁之贡品。

抵达悬瓠行宫的次日,拓跋宏便发布召令将先前抓获或俘虏的寿阳,钟离,马头的男女皆放归南方。

这是他的新战略。

他既改革魏承于晋,兴礼教,自然要处处体现出仁义之师,天下之主的气势来,对南朝民众亦表达友爱之意。

以此潜移默化来改变南朝边民对大魏的抵触,也为将来再度南伐出兵打下基础。

接近二十日的作战,大魏的战线已由淮北移师淮南。

拓跋宏亦于正月初一于行宫宴请群臣

洛阳城中有李冲,穆亮,及皇弟北海王拓跋详坐镇。此番随行的重臣中除皇弟拓跋禧外,便是司徒冯诞。

之前随侍的任城王拓跋澄至悬瓠后便水土不服,多番病痛,只能先回洛阳去。(注)

原本拓跋宏忧冯诞赶路辛劳,每况愈下,也意在使其与拓跋澄同归。

冯诞却坚持要留下履职。

宴中众人举杯,皆庆贺元日新年之喜。

冯诞因体衰,不好食五辛盘。此时也只略饮些屠苏酒,以表庆贺。

北朝素有元日对战的习俗,本时兴于城中。(注5)

因此时正值南伐,倒也应景。

众人便作两组,一组站于南方,一组站于北方。

以木制刀剑相抗。

结果自然无一例外是北方胜。

因悬瓠地处南北交界,又有南地兴盛之拔河游戏,众人也愿一试。

韶华见冯诞离席,便招阿吉去查探。

只说冯诞病重,已是日日都离不开药的程度。

韶华只记得从前家中守岁时,张灯结彩,其乐融融。

初一日,每每斗草,斗花,有时还要投壶。

那时候的大兄,俨然家主气派,又老成持重,诸弟妹不敢惹他。他倒一人一个,赏他们元日糕团吃。

自然也有韶华的份。

她想起自己的那份糕团,总有些新鲜样子。她喜食细当,寻常样子怕她觉得无聊,是特嘱厨房单做的。

三娘每每不服,总要逗一逗她才好,那一次她爬高去结彩绳。

方从树上下来,便被三娘用面粉点了鼻子。

两姊妹便你追我赶打闹了起来。

惹的冯一一狂叫起来,咬着冯诞的衣袍将他往这边引。

冯诞一来,难免又要替两人调解。

她看了看手中的一碟栗小酥,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

冯诞住处,有医者随侍。

一见是她,具都退下去。

屋中只余兄妹二人。

韶华将栗小酥拿出来,冯诞却不敢用,他用他那双与她相似的鸣凤眼看着她。

韶华只好在他的注视下,自己先食了一块,冯诞这才微微笑起来,对她说:“二娘,新岁喜乐。”

没有人会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他正在无可救药的迅速衰败下去。

今晨换新衣,他看向镜中的自己,竟有些陌生。

这才几年功夫,竟衰弱至此。

其实他才不过二十七岁。

回首往事,真如一梦矣。

他说:“答应我,二娘。至少不要伤三娘性命,别让阿父伤心。”

而他有所不知,在距此地数千里的平城中,冯熙再也不会伤心了。

从富贵郎君,到逃奴,再到皇亲国戚,权倾朝野。

冯熙也走完了他五十八年的人生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