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北魏-太和轶事 > 第5章 被逐宫闱

第5章 被逐宫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拓跋宏最终也未尝到他想要用的蜜滋黄牛肉,也没见到他的小娘子。

空空如也的殿中如故燃着灯枝。

再走的近一些,仿佛还能看到韶华正红袖添香,为他研墨。

原来这就是太后的后手,釜底抽薪,果然妙哉。

韶华醒来的时候,已经离了马车又睡在了塌上。

这里早已出了平城,但屋子却是她十分熟悉的。

她起身来看了看,才惊觉这里是洛阳,是曾经的家。

太后发出的召令是她因病入寺中将养,送她来旧宅。许她在冯王寺中将养,已是太后的仁慈。

不经历大事,永远看不清对方的峥嵘面孔。

即便是血亲,最大的仁慈也只是留住她的性命。

这便是政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未几日,冯王寺中便有官吏前来,是京中门下省指派而来的人。

冯熙如今是门下省长官,因此亦随派了几位家仆看顾韶华。

随后便传来了陛下的新旨意:

令门下省昭玄寺整理各处庙宇中人员名录,她的名字自然也被报了上去。(注1)

虽然她身份特殊,可时常归于家中。

但名义上既进了寺庙将养,自然要放弃华丽的衣饰。

她素日便只用螺髻,露出一整张颇具艳色的脸来,倒也清爽。(注2)

又几日,家中将阿吉和众仆婢送了来。

跟在阿吉身后的,是一个身量颇高的男人。

她眯了眯眼睛,半晌,才认出他来。

如同少时他初次在院中拜见她时那般。

只见他跳下马,伏下身来行礼,又扬起一张漂亮的脸对她说:“奴奴拜见女君。”

自数年前一别,奴奴大不同。

她拉住他的手,两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墩上,听他讲这些年的事。

奴奴当初被阿吉送往京中皇舅寺避风头。皇舅寺亦为冯熙所建,在平城南边,永宁寺之南。又因一尊玉佛的缘故,香客甚繁,是大隐隐于市的好地点。(注3)

太和七年的一个秋天,寺中来了一位南来的游医,颇有些名气。

奴奴成天无所事事,光读书练剑也无聊,便同他学起医术来。

“然后呢?”韶华听的入迷,推了一碗兰雪露给他解渴。

然后是韶华进宫,他的身份进不得皇宫,便随那游医到处行医。

“那阿岳你现在岂不是能把脉问诊了?”

阿岳脸上含着澹澹的笑意,转向阿吉,颔首说:“是。”

还不只如此 。

他将这一路由北至南,再由南返北的见闻具说于她们听。

直到夜食时分,韶华和阿吉亦兴致勃勃。

南朝的事不稀奇,只是容易惹人好奇。

健康宫城每一年都要被攻破好几次,次次都不过同室操戈罢了。

韶华听他讲起这些事来,倒若有所思。

阿岳又沏起茶来,告诉她们这是南朝的饮物。

那茶甚苦,喝的韶华阿吉都皱起眉来。

阿岳突发奇想,将剩的一点兰雪露倒进了茶里。

再饮,便觉舒口不少。

阿吉让童子去多准备些酪浆来,再混合成新的兰雪露茶,又取当季的桃花瓣点缀其上。

以茶为底,取清香味,混入酪浆的香甜,混入蜜,再缀以花瓣。

三人各品一味,新露已成。

阿吉笑说:“若拿此露去市集上卖怎么也能得三匹绢来吧。”

阿岳顺口道:“再也不会叫三娘子看低了。”

此时有清风过,树影萧萧,周遭已亮起夜灯。

韶华昨日已收到平城来信,三娘长华业已进宫成了新的冯贵人娘子,太后已将皇长子拓跋恂交于她扶养。

阿吉和阿岳一时具噤若寒蝉,只余眼神交流。

还是韶华先为二人添了露茶,笑问:“你们这是怎么了?”

她倒没有故作轻松,只是有些欣慰的想,原该是如此。

冯氏女的一死一“病” ,太后辛苦积攒下的功业具要交给旁姓人,岂不让人笑话?

同母的几位阿妹中,唯有三娘合适。(注4)

她进宫,原是最好不过的。

阿吉替韶华理夏装,她一并带来了平城新式样的布料,又将她的旧屋布置一新。

韶华浴过,她便接过小童手里的绸布,替她拭发。

隐隐听到后院有舞剑的声音,便多问了一句。

阿吉抿嘴笑悄声说:“是阿岳。”

阿岳学医,也是为了自医。

他自小受腐刑,又受尽折辱,被冯熙从贼窝里顺手带回时,是没有求生意志的。

有赖于冯府中气氛不错,主人亦不苛求,竟也慢慢恢复起来。

先是给小童们折两支叶蟋蟀玩,又顺手帮了宫里来的阍人抬入赏赐之物,最后才更衣拜见韶华。

此夜颇有些沉闷,韶华一面翻一册琴谱,一面掌扇。

不多时,一只手接过她手中的刀扇,替她继续摇。

韶华得以腾出一只手来,可以一面看书,一面写几个音。

阿岳跪在她的侧后,见她要谱曲的诗是一首齐风: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