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江东风华录 > 第95章 95 君臣联心

第95章 95 君臣联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恍惚间,众人竟陷入一片沉默。

是沉默正如孙河所言,如今已再难进取中原,他们同孙策的宏图大志,都将葬在这丹徒一抔黄土中。

是沉默无论是孙权还是孙翊,皆远比不上孙策,少年才俊,平定江东,笑颜飒踏,英姿无双。

是沉默忧思来日之事,待北方、荆州平息战事,这战火,终将引落在江东,他们不知,能否守住讨逆这六郡基业……

良久之后,身长九尺的董袭毅然起身,立于诸端坐的众臣前,那副高大的身躯,好似一面坚固的城墙,为诸臣带来一丝安心。

董袭拱手答吴琼:“讨逆明府,恩德在民,百姓所从。江东有山川之固,长史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乃地利而人和,君臣民下归于一心,堪比金城之固,太夫人无须忧虑。”

董袭话里话外暗示诸臣别勾心斗角,辅佐孙权上下一心才是最重要之事。诸臣如何不明,只是,还是不愿信任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孙权。

昔年孙策数次为诸臣引见孙权时,众人皆当他是个可塑的后生,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吴主。

张昭捋须长叹,随即表明立场道:“讨逆亲将重任托付与其仲弟,吾辈自当殚精竭虑,助嗣主固守江东,以慰讨逆之灵。再妄议翊者,休怪昭无情。”

见张昭发话,徐琨赶忙澄清忠心:“讨逆崇武尊勇,琨忠心而随,未曾思虑此番层面,实为惭愧。”

张昭微微颔首,众臣也不敢再有异议。

而今孙策明确指明孙权统业,张昭都不再提出异议,他们何须操这心,万一哪天孙权真的坐稳脚跟,那不得第一个处置自己,想至此处,便再无多言。

堂内寂然之际,孙权满目风霜地入堂来,此前,未得见他双眸的将臣不禁瞠目而惊,当然,特指吕蒙。

吕蒙忍不住与蒋钦交头接耳,低声喃喃:“果然!他原本就不是盲者!”

“嘘。”同为别部司马,坐席相近的蒋钦赶忙打断吕蒙的叨叨。

孙权恰侧眸与吕蒙对视一眼,吕蒙赶忙捂住嘴,埋下头,不敢动半点儿。

虚岁十九的吴主。那稚嫩的面庞与这半数堂中三十往上、四五十岁的诸臣真可谓是泾渭分明。但他不卑不亢,挺身直入正席,抬手请道:“诸公,孤来迟矣。”

语罢,孙权入正席之处,坐于吴琼侧边,昂首挺立,笑与诸臣而视。

但众臣默默相觑不言一语,堂外燕雀扑翅声分外清晰,声声鸟啼清脆又动听。

沉默半晌后,张昭率先打破沉寂的场面,叹息道:“讨逆遇刺一事已得定论,为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昔日旧部皆已指认。”

孙河不置可否:“许贡一事已过去三年,是何人养其门客,致今行此奸计?此事,或有他隐。”

程普捋须道:“前太守许贡曾逃余杭许昭处,或可查一查他。”

张昭颔首道:“嗯。此事我会再查。”

“且不论是谁主谋,故兄当日行迹,是如何泄露?”孙权一语中的,诸臣皆愁思不得解。孙权与张昭本以是曹亭所泄,但未曾寻得确切证据,并不能将罪定死,还需追捉之。

徐琨登时质问:“仲谋之意,是欲罪处讨逆身边近侍?包括——陈武?”

“督军,休得无礼。”孙河赶忙小声斥责,好歹孙权为嗣主,理应称嗣主或将军,怎可直呼其字。

徐琨轻呵一声,不服气地瞥了眼,他身为孙策麾下最早的两位中郎将之一,理应与张昭同掌文武之事,却因外征广陵,孙策托孤之时他未能及时归来,竟由张昭独自掌权,已是久不能平,早憋着一肚子气。

孙权顿时恍然似悟,想起此前张昭嘱咐他的话,深知徐琨拥兵自重,于军威望颇高,又是亲表兄,他必须尽力安抚之,便与以笑意,若云淡风轻,谈笑道:“督军为我表兄,称呼以字,倒是无伤大雅。”

徐琨回眸瞧向孙权,这声表兄唤得倒是不错,既是谈亲情,又是给他台阶下,他倒是爽快而应:“嗣主宽宏,琨心服焉。”

孙权投以笑颜,而徐琨亦笑而回他,只是,二人心知肚明,这笑意究竟有几分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