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一番,她决定跟上去看看情况。
不一会儿,沈容端耳畔隐隐传来前方几声急促的喝斥与刀剑相击之声。
她心中一紧,连忙快步赶去。
远远望去,只见叶和凝已被那伙贼人逼至山崖边,背靠峭壁,退无可退,情势危急。
见状,沈容端心里暗道不妙,毫不犹豫地抽出腰间的软鞭。
鞭影如电,划破空气,带起一阵凌厉的破风声。
鞭子狠狠抽向贼人,那些猝不及防的匪徒被打得一片慌乱,狼狈不堪,纷纷四散躲避。
叶和凝见贼人遭袭,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眉头不自觉地舒展了一些,正欲趁机上前帮忙。
谁料,脚下一滑,竟直接朝山崖边跌去,身形急坠,眼看就要坠入万丈深渊!
千钧一发之际,沈容端手腕轻抖,鞭子飞射而出,瞬间卷住了叶和凝的手腕。
叶和凝下意识地紧紧抓住鞭子,借力稳住身形。
心中惊魂未定,但凭着这股力气迅速攀爬而上,终于脱离了险境。
待爬上来站稳后,叶和凝抬眼望去,只见沈容端淡然站立,目光冷静如水,仿佛方才那惊险场面不过是她日常习以为常的小事一般。
而地上,那群贼人已是东倒西歪,捂着身上的伤口,痛苦呻吟,再无还手之力。
此刻,山风吹动,沈容端手中的鞭子微微晃动,映着落日余晖,显得格外凌厉。
她穿着一袭极为简单的青灰色衣袍,身形修长笔直,头发随意地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几缕发丝在风中轻轻飘动。
微微上挑的狐狸眼此时静静地望着叶和凝,眸光像夜里暗沉的湖水,不起波澜。
落日的余晖洒在她的肩头,给她的轮廓勾勒出一层淡淡的金边,仿佛那苍白的面容上也沾染了一丝柔和的暖意。
又一阵风刮过,枫叶纷飞,火红的叶片如同飘落的霞光,在她与叶和凝之间翻卷飞舞。
叶和凝定定地看着她,仿佛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凝滞了,天地间只剩下她那傲然伫立的身影。
然而,风过叶落,待他再度回神时,眼前已然空无一人。
第二日,叶和凝特意告了一日假,带着一群下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茶馆,想向沈容端道谢。
结果,老板却说,沈容端今日没来茶馆。
叶和凝又问沈容端的住址,老板也含糊其辞。
无奈,叶和凝铩羽而归。
——其实,是沈容端不让老板说的。
在救下叶和凝的那一刻,沈容端心里便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悔意。
她想起了师父挽澜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与叶家的人,牵扯太深。
——这下,他们有瓜葛了。
——而且还是救命之恩。
沈容端叹了口气,望着已经泛枯的枫叶,心里盘算着离开的时机。
于是,她做了个决断:
不如趁着这个契机,收拾行囊,尽快离开。
——如此一来,江湖路远,她与叶和凝大概不会再有任何干系了吧。
离开之前,她同老板简单道了别。纵然极力拒绝,但还是被她往行囊里塞了不少东西。
第二日,走出客栈,天际的微光尚未浮现,街道上显得格外寂静,偶尔有几声鸟鸣打破清晨的沉寂。
沈容端漫步在冷清的街道上,忽然耳边传来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
回头一瞧,她又碰到了叶和凝。
只不过,这一次,局势却截然不同。
不是他追着别人,而是别人追着他。
只见,几名身穿黑衣的蒙面人正穷追不舍,把叶和凝逼向一条阴暗的深巷。
他眉头紧蹙,脸色发白,依旧是那个老姿势握着那柄短刀,显得十分狼狈。
沈容端见状,叹了口气,默默把行囊放到一边,迅速飞檐走壁,轻巧地跃上墙头。
第一名贼人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她的鞭子抽中,痛苦倒地。接着,她巧妙一跃,翻滚而过,鞭子在第二名贼人腰间一抽,让他重重摔倒。
剩下的贼人惊慌失措,想要反击,但沈容端已然势如破竹,鞭影闪动之间,几个贼人接连被她击倒,毫无还手之力。
短短几招,她便将这伙贼人一一解决,手法干脆利落。
然而,情势紧急,她忘了一件事——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袖剑这种东西,她向来不屑于用。
但这并不代表别人也不用。
就在她收回鞭子的瞬间,一道寒光闪过,锋利的剑刃悄然朝她袭来。
看着纷纷倒下的贼人,叶和凝深吁了一口气,正要兴奋地抬起头,向沈容端道谢。
只见沈容端面无表情地立在屋檐的砖瓦上,手上像托拂尘似的放着鞭子。
背后是一轮圆圆的皎洁明月,冷冷的一团光勾勒出她的轮廓。
随后,她的瞳孔骤然一缩,身形突然直直地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