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炮灰农家子考科举,在追妻火葬场文里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连方言都出来了。

看样子吴冠绝确实挺自在。

红梅将角落里的拐杖捧着送到小少爷跟前,正扶着小少爷,听到这话,忙抬头,笑道:“是锅子”

“还是小少爷想的吃食,经过蒋嬷嬷一番折腾,闻起来确实挺香,先生可要多吃些”

“锅子好啊,小子要不要小酌几杯?”

“多谢先生好意,小子身体不适,恐不宜饮酒”

他身体还在恢复,不宜饮酒。

吴冠绝有点诧异,随即便兴致盎然地往堂屋去了。

红梅本想扶着小公子一起走,却不想被小公子拒绝了,只好跟在吴先生身后,一步三回头生怕小公子有什么差错。

陆臣杵着拐杖紧跟其后。

夏日冗长,晚风微凉,蝉鸣不绝,萤火虫满墙飞舞。

一碗绿豆汤,素炒苦瓜,外加几叠凉菜,清爽可口,亦败火。

饭后,两人还没回屋,就开始讨论刚刚的题目。

答题当然第一要读懂考题,这个考题大意是礼是用来辨别上下,法律定民心。三王时代,制度完善,朝聘、乡射、燕享、祭祀、冠婚的义隆杀、文质、高低、面积、数量,至于尺寸重量黍,都有相应的规定。重要的是不以,卑贱不敢逾越,为了避嫌愚朝,放回增美。治理要公平、自然,遏制邪物要防患于未然。上到朝廷,下至乡里百姓,尊崇樽节欢欣交融,用人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上下一至,朝廷才安定,到后代,礼崩,秦、汉以来没有值得称赞的。平民在诸侯处居住,诸侯乘坐牛车,因为贫困潦倒导致礼仪形同虚设,一旦百姓有钱了,诸侯富裕了,大家又开始遵守礼。宫室制度,用具的规制,成年的意义,祭祀的礼节,都是纠纷,如果朝廷没有防范,贤王的事迹会消失。《传》说:“礼虽然还没有出现,可以用义来阐释,而后来的学士很多认为圣人不能制定...”@18

综合大意:礼、法不可因贫而废,礼辨上下,法定民心。

经过这些日子的钻研学习,少年警觉:有些考题是违背自己意愿,就好比这道题。

陆臣认为礼不是必需品,当百姓贫困时,第一要务是吃饱穿暖,困有所居。

这不是感情使然,而是人性如此。

人只有填饱肚子才能淫华服,讲礼节。

当然这是从人性来讲,答案自是从“围观者”角度来论礼与法。

与其说是围观者,准确来说是为官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