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女子眼角微红,是那张苍白的脸上唯一的艳色。方晓生动了动唇,低声呢喃道。
“抱歉。”
夏乘云本就与此事无关,却背着莫须有的罪名死在了死牢中。夏如茵本应该有着无忧无虑、肆意张扬的人生,却成了这一幅病弱的模样。
“该道歉的,不是你。我会揪出来那个人,将他按在阿兄的坟前磕头道歉!”
用他的血,他的人头,去祭奠阿兄。
夏盈初松开手,掌心已经被玉镯磨得血肉模糊,可她像是不知道疼一般随手往怀里一揣。
“阿青与你是一道的吧?”
卖假死药给阿青,想要救的人,并不是鸢娘,而是阿青。
方晓生点头,此时已经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她的红玉的双生妹妹,钟玉。”
难怪,那一脸的刀疤,想必是为了隐藏身份自己毁的。
夏盈初抿了抿唇,示意孟昭明先出去。待到狱卒全部离开,夏盈初才开口问道。
“红玉,究竟是谁害死的?”
方晓生冷冷一笑,眼中既悲且恨。
“是她,自己投水而亡。”
夏盈初一愣,如何也没有想到,红玉,竟是自杀。
当年,阿兄与解兰舟泛舟游湖。忽见湖中有一女子落水,待阿兄将人救起,却发现人已经死了。
阿兄身为大理寺少卿,人又死在京城,他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当时,她也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一件寻常的案子。
可是阿兄接连数日没有回来,她这才意识到,这件案子只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阿兄给红玉验过尸,无论怎么看,都是自杀。可是,红玉的腕间、脖颈有着许多刀割痕迹。手臂与双腿皆有被捆绑过的痕迹,阿兄不相信她是自杀。
猜测过,会不会是被人喂了迷药,让她迷迷糊糊失足落水。为此,还拉着太医署的院令在敛房查了许久。
只可惜,皆是一无所获。
“当时,我知道了红玉的死讯,夜闯大理寺,遇见了乘云兄。”
方晓生眼中恍惚,脑海中还能清晰地记起当初的场景。
他在敛房见到了红玉,也看到了她身上的痕迹。他想要带红玉走,却被夏乘云拦住。
红玉之死有蹊跷,夏乘云想要抓到真凶,还红玉一个公道。可是方晓生却知道,红玉,是自杀而亡。
他不知红玉为何要自杀,却知道她在此之前一定遭遇了什么,这才让她心灰意冷,心存死志。
他与夏乘云一起查案,却发现,背后之人深藏于迷雾中。红玉与此人有过往来,那一个月间都藏于京郊的宅院。
方晓生在红玉自杀前的一晚见过她,那时的她精神恍惚、满脸泪痕。无论他怎么询问,她都一言不发。
直到听说了红玉的死讯,他才知道,那时的红玉已经决定去死。与他见了最后一面,只说让他照顾好钟玉。
“红玉是澄州人,她为何会到京城?你与她是如何相识?她又为何会被藏在京郊?”
这大半年来,夏盈初一直与温玉卿秘密查找当年之事。当年她对于阿兄所经手的案子全无兴趣,因此,她只知道红玉来自澄州,是万花楼的花娘。
这半年来,每次她们查到一些线索要深究下去之时,总有人抢先一步将那些线索毁掉。
因此,半年来,她们所查到的信息少之又少。到如今,所知道的也只有红玉的生母同样是万花楼的花娘,红玉有一双生妹妹。
两年前的春夜,万花楼忽然失火。红玉与钟玉趁乱逃出了万花楼,自此踪迹全无。
直到同年冬,红玉在京城红莲湖中身死。而她的胞妹,一直没有消息。
当夏盈初得知红玉有一双生姊妹的时候,她便猜到阿青必定便是红玉的妹妹。那让她熟悉的眉眼,便是因为两年前她见过红玉的尸身。
只是阿青脸上尽是刀疤,而当年她见到红玉之时,红玉的尸身已经有所腐烂。因此,这才没有认出阿青的身份。
“我也红玉相识,是在两年前的八月。那时,她从万花楼逃出,与钟玉失散,又染了病,我便出手救了她。”
方晓生微微勾唇,眉眼柔和地拂过手里的帕子。
“这世上多的是英雄救美的佳话,可我算不得英雄,而红玉却是真正的美人。”
当时的红玉不过双十年华,一手琵琶弹得出神入化,方晓生喜欢她的琵琶,也喜欢她。
二人相处月余,已是两情相悦。只是,红玉在意自己的身份,总是逃避方晓生的示好。
方晓生理解她的心思,也不想勉强她,便想着,时间久些,她总会放下那些过去,看清楚他的真心。
“曾经的我以为,我们有很多时间,我们可以等。只可惜,造化弄人。”
红玉在一个雨夜不辞而别,方晓生消沉了许久,以为,是她不喜欢自己,这才选择离开。
直到,听闻京城中出了一位琵琶仙子,一手琵琶技艺无人能及。
方晓生便猜到那就是红玉,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北上。他想听红玉亲口说,说他们不可能,说她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