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连青疑惑道:“你刚刚才说不知道……?”
“就写我当辅导员的那些年。”楚辞眨了眨眼睛,冲着一脸错愕的尘连青笑道:
“民国版。”
华国现在的辅导员制度在民国时期那是没有的,但是那个时期大洋对岸的米国已经有了辅导员,虽然职能和现在主抓思政、管理和服务的华国辅导员华国很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社会化辅导之类的工作。①
但总之,如果主角是辅导员的话……这是个合理的、能写的,可以结合1929年实况并且夹带2029年私货的故事,甚至还可以是长篇单元文。
众所周知,学生是带不完的,这一届毕业了下一届又来了,就像是韭菜,收完了这一茬,还会有下一茬。
而且他面前现在有个活的辅导员在,虽然这位辅导员不是很典型,但是有问题可以问尘导员。
楚辞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然后小楚同学就被尘导员揉脸制裁了。
尘连青嗔怪道:“你拿我当免费素材呢?”
“你是我的缪斯。”楚辞拍掉了尘连青的手,十分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我从一开始其实是为你而写,后面才写写别的东西。”
他的第一本小说就是《梅雨季》,出道即封神。
那是他为尘连青写的,那个把他从泥潭里拉出来的、风光月霁的青年。
至于后来写的都是一些以前的幻想,那些都属于随便写写的范畴,虽然他也很爱那些故事里的人,但他们和《梅雨季》总归是不一样的。
而现在,或许一个他更喜欢的故事即将出现。
尘连青被楚辞的目光一烫,下意识哆嗦了一下,没敢接话。
距离他上一次看到这样的目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他完全不敢回应现在的楚辞。
他会弄混他们的。
他不应该弄混他们,至少在小楚同学找回全部记忆之前,小楚同学只是小楚同学,不能是谁的替身。
即便那是三十年前的他自己。
楚辞察觉到了尘连青的状态不对,便即使终止了话题,他又抓了两只馄饨在手里,就出了厨房。
“我去前面开门。”
尘连青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自嘲地笑了笑。
可是到底怎么才能分得清呢……
收敛了心神,尘连青也去了前面,和楚辞打了声招呼就往原本他租的房子,现在的临时中心去了。
虽然十一假期,但是跟着学生加班。
楚辞则拿了笔记本电脑,窝在柜台后开始写小说,他打算先用电脑打字,这样速度快一些,等晚些再慢慢誊写到纸上,拿去1929年找报社投稿。
不过现在要先找一些参考资料,稍微考据一点不会有错的。
等楚辞闷头找完资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抬头看向阿飘状态的陈彩云无奈地摇了摇头。
很好,今日收入,零。
楚辞忽然感觉捡起老本行是有必要的。
有了时历这事儿,他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所有时间都放在开杂货铺上,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开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晚上还不在的情况。
容易没收入。
他心情颇为复杂地想,希望楚和平同志知道了他把平安杂货铺开成这个样子以后不要生气。
但没想几秒,他就把这些都抛之脑后了,把笔记本关了,拿上了楼,才下来去厨房吃饭,正巧碰到了回来吃饭的尘连青。
“小作家,今天过得怎么样?”尘连青弯起了眼睛,轻笑着问。
楚辞“唔”了一身,下意识摸了摸鼻子,有些不是很好意思地说:“查了点资料,晚上开始写。”
在“小楚同学”之后这姓尘的笔怎么又找出了一个更肉麻的称呼!
他必须承认,刚刚听到那一声“小作家”的时候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但等那一时的尴尬过去了,又感觉好像不是不能接受,毕竟他连“小楚同学”这个称呼都接受了。
虽然现在他已经毕业了。
“少熬夜,不着急。”尘连青戳了戳他的额头,带着些许不认可:
“过渡期有一周呢,用不着太赶,晚上别熬太晚。”
“知道了。”楚辞嘟囔了一声,突然伸手抓住了尘连青的手,“走了,别磨蹭,去吃饭了。”
尘连青微愣,随后一笑。
“好。”
在厨房等着的陈彩云已经凝成了实体,她拿着铲子从大锅里把饭盛出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